校园天地︱乐善堂余近卿成香港首间赴河南博物院实习与交流中学
2025年7月,乐善堂余近卿中学18名师生前往河南博物院,展开为期11天的实习交流活动。此次合作创下两项纪录:既是国家级博物馆首次与香港中学建立实习合作关系,也是香港中学生首次获准进入国家级博物馆进行系统性实习。参与师生纷纷表示,此次经历令人大开眼界,实属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
此次实习,分开4个范畴,当中包括了社教部、文创部、文物复修中心及图书资料馆。参与实习的师生需要跟从博物院的专家及工作人员的指引,实践所学,并了解文物修护与文化保育的重要性。(内容由乐善堂余近卿中学提供)
中四级学生吴同学表示此次活动由博物院安排讲解员指导,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国宝级文物,包括武则天金简、玉柄铁剑,以及珍贵的玛雅文明展品。透过专业讲解与现场观摩,学生们不仅增广了历史文化知识,更学习了系统化的讲解技巧与礼仪规范。吴同学表示,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除了要具备对文物的深刻认知,还需要掌握清晰的表达能力与临场应变技巧。在培训过程中,许多同学从最初的紧张与不自信,到能够自如地面对观众进行讲解,实现了显著的成长与突破。虽然距离专业讲解员的水准仍有差距,但大家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自信。
而中五学生刘同学则分享,博物院内的图书馆平时与文物修复部门一样,仅供内部研究使用,外界鲜有机会踏足。此次活动让学生们成为香港中学界首批进入馆内的访客。走进书库,映入眼帘的是大量市面罕见甚至已绝版的古籍,其中包括专门记录瓦片历史演变的专书,令学生们大开眼界。刘同学表示,这些珍稀馆藏在一般书店或校园图书馆中几乎无法见到,让人深刻感受到文化典藏的价值。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还学习了图书分类法,了解图书馆如何依据系统化方法整理与检索资料,并亲自尝试寻找一本古籍作为研究材料。透过实际操作,他们体会到研究工作对资料的精确性与全面性要求极高,甚至在研究建筑时,还需涉猎瓦片演变、思想、宗教等多方面知识。刘同学指出,这次经历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资料整理与运用的技巧,更深刻理解到详实资料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负责此次交流活动的邓伟成副校长表示,此次河南博物院的实习机会千载难逢,是香港学界破天荒的创举,是香港学界与国家级博物馆合作的里程碑。邓伟成副校长十分感谢河南博物院的鼎力支持,不但细心妥善安排,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及文化,同时又兼顾实务营运,是国情教育与生涯规划的完美结合。
此外,此次行程除河南博物院的实习工作外,余中师生更抽空畅游了河南开封、洛阳及郑州市,到包公祠、少林寺、清明上河图、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武则天)等地参观,扩宽眼界,让学生亲身领略中国文化中的深怕底蕴。
现阶段乐善堂余近卿中学已先后与河南博物院、湖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及金沙遗址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为香港学界首例。未来日子,学校期待会跟多间国家级博物院保持合作,弘扬中国文化。
(内容由乐善堂余近卿中学提供)
若学校有意于校园天地刊登文章,欢迎按此浏览投稿须知及提交稿件。
另外,《香港01》能就教育局透过优质教育基金推出的“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拨款计划及“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拨款计划(第二阶段)提供举办活动、工作坊、专家讲座、校外参观支援,如对计划有任何查询,欢迎电邮至“education@hk01.com”(标题注明 ‘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或WhatsApp / 电话(35828747)联络《香港01》代表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