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孩子变成小吃货吗?4招改善偏食坏习惯 加调味料不代表不健康

撰文: 万里机构
出版:更新:

编按:你的孩子有偏食、一顿饭吃上一小时等不良饮食状况吗?以下节录自《不偏食的好开始》一书的内容,将跟你分享一些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心得,让他们慢慢变成小吃货呢!

小朋友吃得慢,每餐饭应该吃多久才合理?

对于一般健康儿童,建议每餐进食时间控制在 15 至 30 分钟之内。对于一至三岁的幼儿,理想进食时间是 15 至 20 分钟;三至六岁小孩,理想进食时间为 20 至 30 分钟。过长的进食时间令孩子对进食失去兴趣,开始分心,变得不愿进食。

常见进食缓慢的原因包括:口腔运动能力不足、专注力不足、食物质地不适合、家长没有实行用餐规矩(例如必须坐着进食、没有干扰例如电视或平板电脑)、孩子不肚饿(如饭前吃太多零食)。

要改善进食速度需针对背后的原因,建立口腔运动能力,建立专注的进餐环境、提供合适的食物质地、订立用餐规矩、订立有规律的进食时间表等。

相关文章:早餐营养|多士热量低于法包 却竟易致肥?一原因令孩子越吃越胖

+9

小朋友之前喜欢吃一种食物,现在不再喜欢吃,怎办?

孩子之前喜欢某种食物,现在不再喜欢,这是一个常见现象。孩子的味道观感随着年龄而变化,建立自己的饮食喜好。即使相反的情况亦然,以前不喜欢的食物,现在变得喜欢吃。毕竟,极少人喜欢进食所有食物,只要不严重偏食至影响健康就可以。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即使不喜欢的食物,也要试试呀!”最重要是家长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喜好及选择,设定界线并引导及鼓励孩子,有助建立孩子与食物的健康关系,减少负面情绪。

孩子吃多少蔬菜才足够?瓜类可充当蔬菜吗?吃水果可以代替蔬菜吗?

家长普遍觉得蔬菜是指绿叶蔬菜,其实蔬菜种类很多,红橙黄色的番茄、灯笼椒;橙色的南瓜、红萝卜;黄色的粟米;紫色的茄子;黑白啡色的菇类,各种瓜类如冬瓜、节瓜、胜瓜、合掌瓜、翠玉瓜,还有根茎类的如薯仔、番薯、芋头、莲藕等等,通通都属于蔬菜!

只要孩子肯吃又很尝试,开始时就算只吃几口,已是值得鼓励。首先建立习惯,再慢慢控制分量。普遍来说,加固宝宝每餐吃 1-2 汤匙、健康幼儿每餐 1/4-1/3 碗、较大儿童每餐 1/3 碗,已经能“收货”,实际上按孩子本身正餐及小食的食量而定,不能一概作准。

家长可选蔬菜做小食,例如栗子、番薯、牛油粟米、蔬菜条蘸乳酪或芝士酱,补充全日进食蔬菜的分量。蔬菜及水果虽然近似,但其实营养成分有些微分别,故水果不能完全取代蔬菜。

相关文章:儿童身高|牛奶早上喝 不及这时间喝更好?原来这是骨质成长时段

+4

小朋友喜欢食物有味道,应该加入调味料吗?

有研究显示,即使婴儿在妈妈肚内甚或初生头几日,已对味道显示喜好。初生婴儿天生喜好甜味及鲜味(umami),不喜欢苦味及酸味,这是人类进化保护身体的机制。较大婴儿开始显示对咸味的喜好。

一岁以后,肾脏发展较成熟,家长烹调幼儿食物时可加添少量盐及含盐的调味料如豉油,配搭其他天然调味料如洋葱、蒜、香草等,令味道层次更丰富。孩子可以吃“大人𩠌”,有助建立一家人吃饭的好习惯。

很多家长怕影响孩子健康,煮食时一直不加添油及调味料,只是蒸或烚食物,直至孩子两、三岁。其实这并没有必要,反而有以下的坏影响:

• 食物缺乏味道,孩子没有动力吃饭。用油煎或炒的过程,有助食物焦糖化(caramelisation),令食物更美味。
• 缺乏脂肪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由加固开始直至幼儿阶段,孩子都需要足够脂肪。可参考加固篇的第八条问题(p.55),了解脂肪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家长在幼儿食物中添加适量食用油及调味料,是绝对可以的。

《不偏食的好开始》(万里机构授权使用)

书名:《不偏食的好开始》
作者:
黄思敏 Candy Wong
英国及澳大利亚注册营养师,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营养治疗硕士课程。现职英国最
大儿童医院的儿科专科营养师、香港私人执业的营养师,超过 15 年香港及英国公立医院的临床经验,处理复杂的饮食治疗及婴幼儿喂食个案。2009 年起撰写报章专栏,向公众推广科研实证的营养资讯。

李绮莹 Astor Lee
毕业于香港教育大学言语治疗硕士课程。现为香港私人执业的言语治疗师,自从她的小儿子出生后,对儿童喂食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在社区展开相关的临床及督导工作。

2024年Candy与Astor共同成立“Feeding Foodies唯食”,致力推动在香港以跨专业模式处理儿童偏食及喂食问题,希望小朋友成为健康快乐的小吃货。

【本文获“万里机构”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