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八千公里 「惊雷-1」让轰-6N打破核威慑格局晋远程战略轰炸机

撰文: 外部来稿(中国)
出版:更新:

关于轰-6系列轰炸机在解放军中的历史,已经衍生出无数段子,不少军迷都在期待“六爷退休”的日子。但他们可能要失望了——在九三大阅兵中,作为轰-6家族最强战力,轰-6N被官方正式赋予了一个重量级称号——远程战略轰炸机!

也就是说,在中国军方眼中,轰-6N的战略地位与美国的B-2\B-21\B-52\B-1B以及俄罗斯的图-95\图-160一样,都同属同一档次的空中核霸主。

应该说,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笔者与很多军迷的感觉一样:轰-6N即便再怎么改进,也是图-16中型轰炸机的老底子,它又何德何能可以算做战略轰炸机?轰-20不得哭晕么……

2019年,轰-6N首次亮相,可携带大型弹道导弹,攻击航母或地面目标。(VCG)

细节在官方的通稿中。对于空中三种型号的轰-6系列轰炸机编队,《新华社》是这么介绍的:

作为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轰-6N可进行空中受油,能够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力量。

被誉为“空中战神”的轰-6K飞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轰炸机,具备远距离奔袭、大区域巡航、防区外打击等能力,是重要的空基远程打击力量。

飞过天安门广场的轰-6J飞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轰炸机,具备远距离奔袭、大区域巡航、防区外精确打击等能力,可融入体系联合作战,是海上方向军事斗争空中远程精打拳头力量。

由此可见,与轰-6N同样可以携带各种远程巡航导弹的空军轰-6K和海军轰-6J,都只算是新型轰炸机,只有轰-6N才算是战略轰炸机。显然,其中的关键在于“不怕六爷带一堆,就怕六爷带一枚”的那个一枚——正是地面战略打击群里展出的“惊雷1号”空基远程弹道导弹。

空基核威慑通常由战略轰炸机和空射核导弹/核炸弹组成。此前国际公认的标准要求战略轰炸机需要跨洲际飞行能力,意味著其最大航程起码要有1万公里甚至是1.4万公里以上,例如美军B-2轰炸机在空中加油机的辅助下,从本土出发完成了对伊朗的突袭并返回美国,全程都没有著陆。美国《新闻周刊》称,按照这个标准,轰-6N需要多次空中加油才能达到1万公里的最大航程,将其算成战略轰炸机显然是“不合格”的。何况由于中美之间的遥远距离,中国战略轰炸机需要准备“全程没有落脚点”的极端情况,更加大了对其航程的要求。

“惊雷一号”先前曾经在轰-6N战略轰炸机的机腹之下现身。(观察者网)

但美俄英法的空基核威慑的作战半径,几乎完全依托于轰炸机本身——它们携带的核武器射程很有限。例如美俄,哦,还有即将引进B61-12核炸弹的英国,它们配备的核炸弹的滑翔距离几乎可以不计;而美俄法的核巡航导弹,射程其实也相当有限,即便是美国轰炸机搭载的AGM-86B“空射巡航导弹”(ALCM),最大射程也不过2400公里,何况该导弹的性能已经落伍,在现代战场上的生存性堪忧;取代它的AGM-181A核巡航导弹,虽然强化了隐形和智慧化水准,但在射程方面改进有限。

而“惊雷-1”空射远程导弹属于双椎体弹头的弹道导弹,从飞行速度和弹道特性上看,其突防能力远在美俄英法的空基核武器之上。更重要的是,官方通稿将“惊雷-1”称为远程导弹,按照中国军方的标准定义,远程导弹射程为5000-8000公里,超过8000公里为洲际导弹,这也意味著“惊雷-1”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5000-8000公里级别!

但仔细想一下,也不用对此感到惊讶——对于空射弹道导弹而言,从空中平台发射不但不需要传统弹道导弹起飞时的巨大燃料消耗,而且发射时就拥有接近高亚音速的初始速度,因此其射程往往能相比从地面发射的同级别弹道导弹“翻番”。

“惊雷一号”。(网上照片)

正是依托“惊雷-1”导弹的超远射程特性,轰-6N不需要具备传统战略轰炸机的航程,就足以完成对美国本土的突袭——如果按照“惊雷-1”8000公里的最大射程计算,比AGM-86B和AGM-181A的2500公里多出了5500公里,因此轰-6N的作战半径即便比挂载该导弹的B-52轰炸机少5500公里,依然能够满足需要——实际上轰-6N的航程再怎么拉垮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美国《新闻周刊》认为“装备惊雷-1后,中国可以透过轰炸机对印太地区的战略目标发动核精确打击”的判断还是太过于轻视中国空基核威慑的战斗力了——中国战略轰炸机需要威慑的目标,必然不会只限于印太地区。

由此还会引申到另一个问题:既然轰-6N已经能够执行比美俄战略轰炸机相当甚至更强的空中核打击任务,那么万众期盼的轰-20隐形战略轰炸机到底该怎么用,未来它在解放军整体作战体系中的地位会变得越来越尴尬——轰-20迟迟不见身影,很可能就与它在这种地位上的尴尬有关。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愤怒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