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稀土有绝对优势 美媒:中国还有三大产业可成“卡脖子”筹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星期达成了关税与稀土管制的休战协议,但中国手中的筹码不止是稀土,报道指出中国在锂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制药原料等方面也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领域都将是贸易谈判时中国手中的筹码。
锂离子电池领域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全球排名前两位的电池生产商均为中国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即使电池产自其它地区,核心材料也高度依赖中国。
根据英国基准矿业情报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中国供应商生产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电池负极材料,并掌控63%的精炼锂、80%的精炼钴以及98%的精炼石墨供应。
报道称,为巩固对锂离子电池供应的控制权,中国今年采取了措施巩固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要求特定锂离子电池技术转移海外须申请许可,并对部分制造设备及关键正负极材料实行出口管制。
半导体领域
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中国目前约占全球成熟芯片产能三分之一;尽管这类芯片的生产难度低于尖端芯片,但对汽车、消费性电子和国防等领域至关重要。
此外,中国掌控制造芯片及光伏产品所需的镓与锗等关键矿物,2024年的镓产量占全球99%,同时也是全球最大锗生产国。
报道提到,最近中国阻止了荷兰安世半导(Nexperia)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的出口,这些芯片用于汽车车灯和电子产品,主要在欧洲生产,但最终从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地,因为加工和封装环节在中国进行。
中国表示,阻止这些出口是为报复荷兰政府从安世半导体的前中国母公司手中夺取该公司的控制权,这家中国母公司已被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在上周“习特会”后,中国表示将允许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再次向全球客户出口。
制药领域
第三个重要产业是制药。报道指出,虽然美国药品包装上通常不标示中国制造,但中国在活性药物成分及其先驱化学品供应上占据主导地位,比如美国进口的对乙酰胺基酚和布洛芬大多来自中国,中国也是抗生素原料的重要生产国。
美国从欧洲进口许多品牌药,其仿制药供应则严重依赖印度。而印度仿制药中的活性成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中国在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优先事项。最近中国表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支持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开发。
报道指出,中国已证明自己有能力通过收紧关键稀土矿物的供应将其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武器化。中国手中的筹码不只限于稀土,其遏制力已延伸至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药物成分这三大领域。
在出口管制工作上,中国也正在强化专业力量。官方招聘公告显示,中国商务部正展开近十年最大规模的公开招聘,明年计划招聘60人,其中承担出口管制等工作的产业安全与进出口管制局增聘至少五人。
报道称,中国近年来推进机构精简,中央政府部门大幅增加人手的情况日益罕见。不过,对稀土实施新出口管制后,中国商务部一直饱受人手短缺困扰,被批评在审批出口许可证时进度缓慢,各类申请积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