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长:中美关系未来5年趋稳 全球应防金融危机中东动荡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美国与中国摩擦频繁,但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认为两国关系不至于太恶化,台海近期内也不会爆发战争;在世界朝多极化进行历史性转移的此时,东南亚国家必须“有纪律”地保持中立,并且将维持和平作为一种本能。

杨荣文周四在曼谷出席由《联合早报》和《商业时报》联办的第三届“东南亚讲堂”。他致词时评估,中美关系不会太糟糕,因为如果中美决裂必将影响美国经济,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明年的期中选举。

2025年9月25日,泰国曼谷,图为杨荣文在康莱德酒店的“东南亚讲堂”活动上发表讲话。(Facebook@George Yeo)

西方舆论一直盛传北京计划在2027年武统台湾,台海问题一直是本区域高度关注的课题。对此,杨荣文认为,中国目前无意开战,美国则清楚中国的“红线”(“台独”风险),也不准备越过“红线”。

这是因为美国印太平洋司令部进行过多次兵推,发现中美若因台湾交战,美国并无必胜把握,美军航母都在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射程之内,而若动用核武器,台湾半导体巨头台积电可能在战争中被摧毁,这将导致全球芯片供应中断,美国和欧洲都会受到冲击。

再者,对于中国掌控的“稀土牌”,美国也拿不出回应。因此两国在五年内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五年后,中国实力相对于美国将进一步增强,到时美国要战胜将更加困难。杨荣文说:“到时除非中国挑衅,美国将别无选择,但中国何必这么做?中国知道时间在自己这一边。”

杨荣文强调,世界正在朝多极化方向进行历史性转移,美国还是最大的一“极”,中国、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各“极”相互依存,距离时近时远。特朗普本身并非世界多极化转型的原因,但他的反复无常加速了这个过程,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也更变幻无常。

杨荣文说:“如果不是他执政,可能需要再等5至10年才能出现这种变化,但他的做法让这一进程加快了。”

美国正退出或贬损一些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杨荣文对此认为,这都不是美国力量的展现,而是弱化的迹象。“美国觉得不能再大方了,不能继续扮演‘大哥’的角色,它要计算自身利益。特朗普甚至说‘美国永远优先’——我们都知道这是事实,但你绝不能这么说……你说‘我优先’,那你怎么能当领导?”

在特朗普关税搅动全球经济的情况下,杨荣文认为,东盟应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内降低关税,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贸易就像水,你以为可以阻挡水,但水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2025年9月25日,泰国曼谷,图为杨荣文在康莱德酒店的“东南亚讲堂”活动上发表讲话。(Facebook@George Yeo)

杨荣文也认为,在变动的环境下,企业应顺应更灵活的市场环境,采取多元化和灵活的策略。“你不能只在一个地方生产,而应该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生产,并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灵活调整生产策略。”

他比喻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未来如天气预报一样只能预测个大概,大家知道“冬天”要来了,但无法准确预知会在哪天降临。而东南亚各国各有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同时保持和平与稳定,维持中立与韧性,成为地区的核心。

东盟国家愈来愈需要独立思考

杨荣文强调,美国的论述已经改变,旧时代在我们意识到前就已在消亡,而人们过去习惯以美国为坐标,从美国寻找新思想,而今“在所有关键问题上,东南亚国家将愈来愈需要独立思考,考虑本区域的利益,因为我们只能依赖区域稳定,才能取得良好发展”。

欧洲的俄乌冲突持续三年仍未消停,中东又燃起烽烟;东南亚除了缅甸内战问题尚未解决外,几个月前泰国和柬埔寨又爆发边境军事冲突,杨荣文特别强调,东南亚不能重蹈覆辙,“我们应该成为和平缔造者,而不是麻烦制造者”。

他指出,当区内有的国家时而摩擦甚至交锋时,其他国家必须让大家冷静下来,维持和平的本能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和平与发展,并鼓励美国作为更大的亚太或印太格局的一部分与我们共同发展,那么我们将为全球和平作出重大贡献。如果我们丧失理智,在小火上浇上煤油,那只会自焚。”

金融海啸与中东动荡成最大不确定性

在问答环节中,杨荣文被问及未来三到五年的最糟情景时指出,最大的风险是新一轮全球金融海啸以及中东地缘政治动荡。

2025年7月24日,美国华盛顿,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左)参观目前正在装修的美联储总部大楼(Federal Reserve Board building)时,与联储局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右)一起向媒体发表讲话。(Reuters)

他说:“美国财政部和联储局之间争吵不休,让我担忧美国经济实质上表现不佳。”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多次要求联储局降息,但联储局唯恐此举会加剧通胀而一再拒绝降息,但美国就业市场开始疲软,致使联储局上周决定首次降息,进入降息周期。

杨荣文说,美国经济看似状况良好,因为富人刺激消费,推高资产价格,但实际上很多美国人都是“月光族”。

他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美国,世界各地也类似,主要原因在于过剩的流动性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杨荣文推测,接下来可能会引来另一场金融海啸:“它是有规律的,上一轮危机发生在2008年,距离现在差不多17年,似乎周期已到。”

他认为,目前的债务水平已高于2008年,一旦爆发金融海啸,这一次没有二十国集团(G20)来解救,单靠七大工业国(G7)并不足够,所以恐怕会陷入大规模金融困境,进而导致全球政治局势不稳定。

中东局势的变化也是另一大不确定因素。本月9日,以色列对身处多哈的哈马斯领导层实施精准打击,这一史无前例的行动震惊卡塔尔及海湾国家。这个地区长期依赖美国提供军事保护,卡塔尔甚至有中东地区最大的美军基地,但美国却没有保护它。目前,拥核的巴基斯坦已提出将这些国家纳入核保护伞下,一些国家会选择加入。

图为2025年9月3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交易大厅工作。(Reuters)

杨荣文说,美国和以色列也希望伊朗出现政权更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对于中东局势的立场也难以预测,“所以如果你想担心的话,有很多事情需要担心”。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