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插苏”特朗普已经变成了遥距工作的“欧洲驻俄大使”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前段,或许会以为本文是跟淫媒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档件有关。不过,本文想要讨论的是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一个可能被人视而不见的外交特色,那就是他像个“万能插苏”一样,跟谁都可以谈、愿意谈,即使别人不愿意跟他谈,他能说服到对方跟他谈。这并不止于俄乌议题。
本周至今的两则国际事态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是俄乌停火谈判。
上周美俄28点和平方案曝光,引起欧洲政治大地震,尽管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对这份要乌克兰主动从自己领土上撤军的“亲俄”方案极其不满,他们也要给面子特朗普在28点方案的基础上谈,最终经过周末的日内瓦谈判后,即使特朗普期间在网上隔空批评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不知感恩,美乌双方却把28点方案修改成19点,当中据报去左了一些对乌克兰的严苛要求,包括武装部队的60万人数上限等,而乌克兰与北约关系、北约成员国能否驻军乌克兰、乌克兰是否需要撤军向俄罗斯交出顿涅茨克(Donetsk)剩余乌控区等极具争议的议程,则变成了稍后再由涉事国家领袖决定的“开放问题”。
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等人刚刚才跟乌克兰代表谈完,俄乌谈判中的新面孔、美国陆军部长兼副总统万斯(J.D. Vance)耶鲁旧同学德里斯科尔(Daniel Driscoll)就马上到了阿联酋阿布扎比跟俄罗斯代表团周一、二(24、25日)一连两日见面,并据报将会跟被俄罗斯试图暗杀近20次的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局长布达诺夫(Kyrylo Budanov)见面。
虽然美国如今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感恩节”(27日)达成俄乌协议的限期,但特朗普提出这个限期的举动却确实加快了俄乌外交进程。其“急行军”的外交施压也似乎迫得像布达诺夫这样跟俄罗斯有种种新仇旧恨的人物都要放下成见,去接受美国的中介而对俄沟通,甚至可能要同俄罗斯代表直接见面。
当然,俄乌对于停火条件的立场依然相距极远,特朗普最新这一波外交举动能否破局尚在未知之数。但特朗普跟谁都愿意谈的开放态度,却至少为俄乌停火创造了一些可能的出路。
相较之下,欧洲领袖对于普京(Vladimir Putin)却有政治洁癖。整个欧洲,在特朗普上台威胁停止对乌援助、被指亲俄超过10个月之后,也还没有建立起他们自身与克里姆林宫有效沟通的渠道。如今特朗普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遥距工作的“欧盟驻俄罗斯大使”。
欧洲和乌克兰对于特朗普的和平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背后与俄罗斯总统特使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秘密写成28点和平方案、似乎想要强加于乌克兰身上的做法极其不满。欧洲和乌克兰的官员也长期抱怨没有外交背景的威特科夫有欠专业,对于俄乌事务在事实层面和法律层面都欠缺认识。
但他们尽管一直抱怨,却同时一直依靠特朗普作为中介来跟普京沟通,没有任何替代方案。从这样的背景看来,欧洲和乌克兰长期在俄乌停火问题上处于被动,其实也是咎由自取的。
其次就是24日晚特朗普与习近平的通话。
这次通话台面上的话题是两人韩国釜山峰会之后的后续,特朗普更表示他已接受邀请来年4月访问中国,而他亦邀请了习近平同年稍后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人亦谈及俄乌、芬太尼、大豆等议题。
中方的通稿则特别提到了特朗普没有提及的台湾问题--如今中日关系因为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论”每况愈下,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却长期缄默,大家都关心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会如何取态。
跟习近平谈完之后,特朗普在美国时间的同一天晚上就跟高市早苗通了20分钟电话,高市称特朗普就他和习近平的电话会谈等近期中美关系向日本进行了介绍。她没有提到特朗普有没有跟她讨论其“台湾有事论”引起的风波,却声称特朗普跟她说他们两人是“非常好的朋友”“随时可以打电话给他”,似乎是要在特朗普的沉默之中宣传日美友好。
虽然我们不能从公开资讯中得知这两通电话的涉台细节,但很明显,特朗普是有意在背后调解这场风波--毕竟,特朗普一边要同习近平“休战”,另一边又要维持日本对美国支持的信任,能够调解中日,对特朗普绝对有好处。
当然,跟促和俄乌的行动一样,特朗普跟中、日领袖都谈了,不代表能达成什么结果。但是,能谈本身已至少保留了一个化解冲突的可能。
除了本周至今这两则国际事态发展之外,特朗普这种“万能插苏”的外交操作本年以来其实已经打开了一些此前未见的可能性。
虽然特朗普“叫停八场战争”的宣传是有点夸大,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在调解这些冲突当中确实扮演了一定角色,特别是他主动跟冲突双方沟通的做法。(按:八场“战争”分别是:亚米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泰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以色列-哈马斯、塞尔维亚-科索沃。)
其中,最确实无误被暂时叫停的战争,就是加沙战争。特朗普上台以来一下子就推翻了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传统,绕过以色列直接和哈马斯私下沟通,成功换回美籍人质。虽然特朗普的立场非常亲近以色列,但特朗普愿意直接和哈马斯沟通这一点,就变成了施压以色列接受停火的工具之一。
同样在中东,特朗普也对有阿尔盖达恐怖份子背景的叙利亚新总统沙拉(Ahmed al-Sharaa)抱持极开放的态度,5月访问中东期间就见了沙拉,解除对叙利亚制裁,并在11月邀来这位曾经在伊拉克美军监狱坐牢的人物来访问白宫,期间甚至半开玩笑的向他喷上特朗普冠名品牌的香水(见下片),非常亲切。这种开放态度远超人们想像。
当然,特朗普的解除制裁和友善外交最终能否帮助叙利亚重建,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但没有特朗普的开放态度,叙利亚的重建之路一定比今天更为艰难。
特朗普的“万能插苏”特色可算是他“漠视常规”的执政风格的其中一种体现。他才上任不足一年,我们不能说这种做法最终能够带来什么正面(或负面)的重要结果,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开放态度已经为过去一直受条条框框局限的不同国际局势或国与国关系开启了此前难以想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