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料风速贴近山竹 天文台势再破格超远发一号风球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打风/天文台/HKO/超强台风/桦加沙/Ragasa/天鸽/山竹/10号风球/移动路径】超强台风桦加沙仍继续增强,天文台今日(21日)下午“预警”会在明日(22日,星期一)中午前后发出一号风球,星期三(24日)吹烈风至暴风(9至10级),离岸及高地可能达飓风(12级),似乎10号风球“走唔甩”。

按照天文台预测移动路径,桦加沙周一下午才进入本港之东南800范围,若天文台在明日中午发出,料届时桦加沙中心距离香港东南930公里,再次破格在风暴于800公里外发出一号风球,但料不会打破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创下的最远一号风球纪录。

不过桦加沙仍继续增强,天文台料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明日下午增至时速240公里,将平1979年超强台风荷贝风力,比超强台风山竹的顶峰250公里仅稍低。

超强台风桦加沙9月21日14时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1,33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20公里。(天文台图片)
超强台风桦加沙未来数日的预测位置及强度,料9月22日14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 240 公里。(天文台图片)

超强台风桦加沙今日下午2时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1,33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 每小时220公里,预料向西北偏西移动,时速约18公里,移向吕宋海峡一带并继续增强。

料周二晚上进入本港400公里范围 周三日间天文台以南约70公里掠过

按照天文台今日下午2时更新预测,料超强台风桦加沙周一(22日)下午进入本港之东南800公里警戒范围,到周二(23日)早上移至本港东南约400公里内。

天文台预测桦加沙周三(24日)凌晨至早上最近香港,在天文台以南约60至70公里的珠海市佳蓬列岛以南海域掠过,即相距香港北面沙头角约100公里内。其后向西快速移动,横过珠江口、澳门以南,登陆台山南面上川岛和下川岛,续移横扫阳江、茂名、湛江,再进入北部湾,在周四(25日)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料其后再于越南河内以南登陆并减弱。

9月21日近正午可见,超强台风桦加沙(右下)的环流巨大,有清晰风眼。(Tropical Tidbits图片)

一号风球明在桦加沙未入800公里范围发出 未能破山竹纪录最远纪录

天文台今日下午4时半预告,按照目前预测,超强台风桦加沙会在未来一两日继续增强,横过吕宋海峡一带并进入南海北部,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天文台会在明日(22日)中午前后发出一号戒备信号。

由今日下午2时至明日中午12时共有22小时,以其西北偏西移动时速约18公里计算,到明日中午将移至本港东南约930公里(1,330公里减396公里),尚未进入本港800公里警戒范围,所以天文台届时发出一号风球属再次破格做法。

2018年超强山竹移动迅速及预料会对香港构成严重威胁,天文台早于9月14日晚上10时20分发出一号风球,当时山竹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1,110公里,该次成为有记录以来最远一号风球。

超强台风山竹与其他引致香港天文台发出十号飓风信号的热带气旋之比较。(天文台图片)
山竹接近香港时的路径图。I(天文台图片)

中心附近风速明升至时速240公里 势平荷贝纪录 超越爱茜、爱伦

天文台预测桦加沙明日下午2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将至时速240公里,料为桦加沙风暴生命周期中的最高强度。与其他引致天文台发出10号风球的热带气旋比较,就只比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在全个周期中心风力达到250公里稍低,有可能平了1979年的超强台风荷贝纪录,比1975年的爱茜(220公里)及1983年的爱伦(205公里)更高。

上述比较只包括令天文台发出10号风球的热带气旋,并不包括其他发出较低或无发出风球的热带气旋。山竹在2018年9月14日登陆吕宋前,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10分钟平均)为每小时250公里,是一众“十号风球”台风之最,打破荷贝纪录。

引致天文台发出十号飓风信号的热带气旋袭港期间录得的最高60分钟平均风速及最高阵风风速。(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预测桦加沙周三最接近香港时,将维持超强台风级别,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185公里,未知届时在本港引起的风力会否比山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