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节沦闹剧 江玉欢亲证货不对办:政府推盛事不能只做批准者
香港国际热气球节上周四(4日)起一连四日于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行,但因热气球载人活动未获政府批出牌照而无法实现,引起购票市民不满。主办方盛事(亚洲)有限公司昨日(7日)宣布将为所有热气球节门票提供全额退款。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江玉欢曾自费购票入场参观,她今日(9月8日)在电台节目中直言“场地空空如也,没有布置,唔系好精彩,唔值得”,“有啲揾笨”,认为今次风波“多多少少影响了香港的形象”。她呼吁政府未来在盛事活动中“不能纯粹作为批准者,而是要作为促进者”,对于宣传广告等方面要加强管制。
香港国际热气球节4日开始于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行,成人门票由200港元至880港元不等,其中重点项目“热气球系留定点飞体验”需额外加580元。但重点项目“定点飞”因未获政府批准载客许可,始终无法进行,引起市民众怒。主办单位曾解释,升空体验需视乎政府部门批准、天气状况及飞行人员的专业判断。
目睹工作人员持喷火器追热气球 “如果有得坐也不会坐”
江玉欢日前自掏腰包,花了880元到热气球节参观,看到“场地空空如也,没有布置,只有几张供人吃饭的凳”,活动赠送的“烧卖券”也不能在气球节使用,她直言“用一半的票价看气球都不值”。此外,她还观察到工作人员手持喷火器/灭火器在场地中追着用来作展示的较小型热气球来回奔波,在为其感到辛苦的同时,亦表示“如果有得坐也不会坐,不专业”。
对于因天气状况导致许多热气球没法“竖直”的状况,江玉欢认为“难怪市民会失望”。有热气球业界人士表示,一般不会在海边举行系留定点飞,不应选址维港两岸。江玉欢亦指出,“如果轻易因为天气受到影响,就不应该成为活动的‘主菜’,(主办方)在一开始就应该知道这个靠近海边的选址的活动,成功机率近乎零”。
政府应扮演更积极角色 成为盛事“促进者”与“参与者”
热气球节主办方盛事(亚洲)有限公司昨日(7日)宣布,为所有热气球节门票,无论是否已经使用,提供全额退款。江玉欢强调,参考英国、新加坡等地过去举办活动失败的经验,“退票是唯一选择”,不过,相较于其他地区以往的经验,此次的退款措施算是迅速。
江玉欢认为今次事件是一次“好的教训”,呼吁政府反思在类似“高风险”或特别大型活动中应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不应仅仅是“批准者”,更应成为“促进者”和“参与者”。她指出,在活动筹办的初期阶段,政府应为活动筹办者提供策略性的初步建议,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指引,及协助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
她又表示,未来还应加强对相关活动宣传手法的监管,以确保活动不会误导消费者,例如此次热气球节的“AI宣传海报”便误导市民认为可载人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