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消息:拟设亿元航天科研基金 大学料有资源留人才

撰文: 潘耀升
出版:更新:

国家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继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推展航天科技研发,在 InnoHK 研发平台下成立一所研究中心,目标参与嫦娥八号任务,为国家的航天发展作出贡献。《香港01》获悉,明天(17日)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将继续支持航天科技研发,计划设立数以亿元的基金,支援本地大学研发航天科技项目。

曾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理工大学讲座教授容启亮向《香港01》表示,难言基金金额多少才足够,“最主要唔系实际几多钱,而系持续嘅支持”,做研究最重要可以有钱留住人才,否则“一个Project(项目)完咗,啲人散晒无咗持续性”,所以政府设基金“梗系好”,希望帮助国家发展航天科研。

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继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为国家完成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采样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推展航天科技研发

政府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成立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目标是完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委派的国际合作项目,研发一款兼具精细操作能力和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月面作业机械人,将在嫦娥八号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心由香港科技大学牵头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合作成立,并将与内地及海外机构合作,包括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资料图片)

消息:拟设亿元基金支援大学航天科研

《香港01》获悉,明天(17日)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将考虑设立数以亿元的基金,支援本地大学研发航天科技项目。

理工大学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早前提交《施政报告》建议书。

理大倡设“香港航空航天专项基金”

曾研发太空仪器随嫦娥六号登月的理工大学,旗下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早前提交《施政报告》建议书,希望特区政府成立“香港航空航天统筹办公室”作为中央平台,并设立“香港航空航天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和公众教育。

同时,理工大学建议推出“技术快转计划”,加速航空航天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并促进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的民用化。

曾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容启亮向《香港01》表示,难言基金金额多少才足够,“最主要唔系实际几多钱,而系持续嘅支持”,做研究最重要可以有钱留住人才。(卢翊铭摄)

容启亮:最主要有钱留住人才

曾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理大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启亮向《香港01》表示,难言基金金额多少才足够,“最主要唔系实际几多钱,而系持续嘅支持”,做研究最重要可以有钱留住人才,否则“一个Project(项目)完咗,啲人散晒无咗持续性”,所以政府设基金“梗系好”,希望帮助国家发展航天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