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料重推租置计划 3万租置单位未售 屯门这屋邨仅售出54%
撰文: 数因斯坦
出版:更新:
【租者置其屋计划/租置计划/重推租置公屋/公屋出售/施政报告2025】《施政报告》本周三(17日)公布,消息指政府或会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租置计划)”,初步倾向以小规模形式进行,由房委会拣选数个屋邨,料主要为低楼龄屋邨,即楼龄约20至30年,甚至20年以下屋邨,再咨询居民购买意欲。
租置计划曾于1998年至2005年期间推行,容许公屋租户以扣除地价的低廉价钱购买所居住单位。现时全港有39个租置屋邨,涵盖18.4万个单位,但至今仍有约3万个单位未售出,比例超过一成,当局曾分析有3大原因影响租户购买意愿。到底哪个屋邨售出比例最高?哪个屋邨未出售单位最多?哪一区最多租置公屋未售出?以下即看详细数据。
房屋署署长李佩诗今年7月于房委会公开例会发言时透露,租置计划至今仍有约30,000个未售出单位。而据房屋局2023年10月书面回复立法会资料显示,截至当年6月底,全港184,384个租置屋邨单位中,有31,814个租置单位未售出,未出售比例达17%。
其中山景邨当时有3,966个未售出单,全港最多;而翠屏北邨、朗屏邨、良景邨、东头二邨、富善邨、利东邨、富亨邨、德田邨、太和邨、祥华邨亦分别有逾千个未售出单位。
按比例计,截至2023年6月山景邨已出售单位比例仅为54%,全港最低。其次是翠屏北邨,售出比率仅68%。而最受欢迎的是太平邨、显径邨、恒安邨、兴田邨、长安邨、天平邨和华贵邨,售出比率均达90%。
租户不买租置单位有3大原因
局方当时在回复中解释,租置计划现有租户不选择购买单位有不同原因,根据2021年公营房屋住户综合统计调查,表示无意购买单位的受访租户中,约三成表示由于收入不足而未考虑购买。另有不少受访者提及非财政原因,例如约27%受访租户考虑到单位质素而不选择购买,以及约18%认为租置单位楼龄较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