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熔断机制停外劳? 李家超:因时制宜,不会铁板一块

撰文: 何夏怡 冯子健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月18日)到立法会出席《施政报告》答问会,多名议员关注劳工问题。民建联港岛东立法会议员梁熙提问,餐饮业和建造业的失业率接近7%,行业职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政府会否考虑设计一个“熔断机制”,当单一行业失业率超过某个数字,就停止输入外劳。李家超回应称,会动态留意输入外劳情况,“唔可以铁板一块”,要因时制宜。

昨日发表的《施政报告》就输入外劳较多的工种侍应生及初级厨师新增要求,包括雇主本地招聘时间延长至6星期,以及原以企业所有职位为基础计算的“2:1”本地雇员及外劳比例,改为按“同一岗位/职位”比例计算。李家超指出,上述措施聚焦于输入劳工较多的指定工种,除确保真正面对本地招聘困难的企业能有序输入补充劳工,亦避免企业因人手不足而结业,导致原有员工全体失业。

立法会议员梁熙询问政府会否为输入外劳设“熔断机制”。(梁鹏威摄)

梁熙关注餐饮建筑失业率近7% 李家超:反对滥输外劳

李家超今早10时30分到立法会出席答问会,民建联港岛东立法会议员梁熙第一个提问。他指出餐饮业和建造业的失业率接近7%,形容行业职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询问政府会否设计一个熔断机制,当单一行业失业率超过某个数字,就停止输入外劳。

李家超回应指一定会坚守本地就业优先的政策。他重提2023年制定输入劳工政策,是因为考虑到劳动力人口减少,人力最高峰是2018年,有367万劳动人口;2023年时少了19万人。他指,直到2025年,劳动人口344万人,还是缺失十几万。李家超说,老龄化也影响劳动人口数字。

9月18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施政报告答问会。(梁鹏威摄)

李家超:侍应厨师占一半外劳 施政报告针对性“做手术”

他又表示,很反对滥用输入外劳机制,所以今次《施政报告》针对建筑、餐饮“做手术”,确保真正有需要才输入,方式包括审视本地招聘、打击黑工、举报热线。他特别解释,《施政报告》收紧输入侍应生及初级厨师的限制,是因为这两个工种占了外劳人数一大半。

李家超强调,会动态留意输入外劳情况,“唔可以铁板一块”,要因时制宜,要观察目前收紧措施实行效果,劳福局会留意情况。他补充,餐饮业亦扩大经营的需求,举例指现时处于经济转型期,有快餐、非中式有扩张空间,比较需要人,但都要“请咗本地劳工先”。

政府在2023年推出为期两年的“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涵盖的26个工种里面不少与饮食业相关。根据劳工处统计,由2023年9月4日开始实施计划至今年3月31日,26个工种合共输入逾5.4万名外劳,当中直接与饮食业相关的超过2.8万人,包括8,971名侍应生、6,172名初级厨师及5,234名厨师。与此同时,本港失业率在5至7月升至3.7%,餐饮服务业属重灾区之一,期内失业由6%升至6.4%。

9月18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到立法会出席《施政报告》答问会,劳联立法会议员林振升发问。(直播截图)

劳联质疑多工种外劳不设限 李家超:打击滥用是肯定的

劳联议员林振升表示,失业率上升,以前有手有脚有呼吸就会聘请,但现时中年人士任厨师都不容易。他指如果失业率上升例如4%,部分行业升到7%,有什么保就业措施,例如会否外劳设限。

李家超回应时重申,政府坚持本地就业优先,会打击黑工,亦会动态留意情况。他指出,劳工及福利局会留意审批程序,引入外劳时要证明聘请不到本地劳工。他又表示,若针对输入最多工种的措施有效,就证明是可用的方法,若不符合要求,会有新的做法。

另一劳联议员周小松问政府基于什么原因评估侍应生和初级厨师才须限制,而其他工种则不需要?是否考虑将有关措施扩展到所有劳工输入申请?李家超回应指,两个工种占输入劳工的一半,在这两个工种“开刀”可以打击滥用。他强调,“本地优先是肯定的,打击滥用是肯定的,打击黑工也是肯定的”。

9月18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到立法会出席《施政报告》答问会,工联会立法会议员梁子颖发问。(直播截图)

如何用好本地劳动力? 李家超:引入及发展产业可创造就业

工联会议员梁子颖提问,政府未来会如何帮助很想就业的工友充分就业,用好本地劳动力。李家超回应称,《施政报告》第四章讲述产业引入和发展,提及要引入高端有竞争力的产业,这对创造就业有很积极的作用。

他续指,在经济转型期中,有的行业如金融贸易收入倍增,有的行业就短缺。多年来香港在产业结构方面“无动过手术”,今次专章提及要引入产业、本地培育,推动多元产业、引导投资,可以令整体产业发展很好,

李家超又表示,香港要发展高质量产业如医药。他强调,现时香港要改变产业机构,而不是单一地依赖服务业。李家超又说,他上任以来成立港投公司,也是为了制造更多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