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母子收楼悲剧|前高官杨立门:这是否关爱弱势政府应有态度?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天水围天恩邨一对患精神病母子被收回单位后轻生,房屋局在今次悲剧力陈已采取“情理兼备”措施,包括通融短期续住、找社工、申请中转屋。
前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杨立门表示,“情理兼备”前提仍然是必须搬走,但被逼离开自己的社区搬去一个陌生环境,常人尚且难适应,精神病患者压力更大是可想而知,专业医生已作出不搬迁的建议,反问“这是否一个以人为本,关爱弱势社群的政府应有的态度呢?”他质疑民生部门有否体恤精神病人,尊重专业医生意见。
杨立门:民生部门有否体恤精神病人 尊重专业医生意见?
杨立门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表示,香港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最近一个防止自杀机构的调查显示,香港人的自杀率逐年上升,现在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值,特区政府的卫生部门很重视。
在其他民生政策范畴里,有关部门有没有充分体恤精神病患者的需要,和尊重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意见呢?
杨立门:专业医生作出建议 房委会没接纳
杨立门提起天水围天恩邨一对患有精神病的母子,被指在申请公屋时隠瞒拥有物业的资料而要交出居住的单位,在今年四月和七月,怀疑不堪压力而先后自杀身亡。他说,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案中的儿子怀疑是在他的父亲摆布之下,拥有过一幅价值五十万的新界土地,他自己是不知情的。
且勿论他是否存心瞒骗,事实是这物业是漏报了,房委会要公事公办也不无道理。但这个由专业医生作出的建议,房委会并没有接纳。
杨立门:“情理兼备”前提仍然是必须搬走
杨立门说,母子两人本来都在青山医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医院的精神科医生认为他们因为两次上诉失败而要迁出令他们的情绪低落,建议房委会容许他们继续在单位居住。但是,房屋局说已帮助他们申请中转屋,做法已是“情理兼备”,即是说前提仍然是必须搬走。
被逼离开自己的社区搬去一个陌生环境,常人尚且难适应,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压力更大是可想而知的。
杨立门:这是否关爱弱势政府的应有态度?
杨立门说,妈妈在四月跳楼自尽,这宗惨剧正好证明医生的警告是正确。之后,儿子因为想念母亲,情绪变得更低落,于是青山医院再次向房委会提出,让儿子保留单位,但房委会仍然不为所动。于是很不幸发生了第二次悲剧,今年七月,连那位儿子也自杀死了。
试问,这是否一个以人为本,关爱弱势社群的政府应有的态度呢?
公屋母子收楼悲剧 李家超:要求房署考虑个案特质 更人性化处理母子堕楼惨剧后 虚报资产精神病公屋户遭连环催迁 变无期限暂缓收回公屋母子堕楼悲剧涉“套丁” 与村屋大王及海关前副关长有关一片破局|公屋母子悲剧内情曝光 两类酌情权化解“滥打”之嫌冯炜光|天恩邨邓氏母子悲剧 问责官员应抚心自问:当官何求?公屋母子堕毙前收迁出信 官僚式公平成压迫?何永贤:已情理兼备精神病母子自杀前收公屋迁出令 江玉欢促调查:以人为本避免悲剧精神病母子自杀前被指虚报资产须交回公屋 遗属控诉房署刺激死者天水围母子自杀前曾收房屋署收楼令 前上诉委员:有改善优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