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上手实试|单镜拍摄有惊喜!极致轻薄设计与妥协权衡

撰文: 林勇
出版:更新:

iPhone Air上手实试|继 iPhone 17 Pro Max 登场后,记者于上海的试玩会场中,还试玩了全新的 iPhone Air。当工作人员将这款装置递到我手上时,那种近乎不真实的轻薄感,瞬间颠覆了对 iPhone 乃至整个智能手机形态的既有认知。

iPhone Air上手实试,手感非常出色

设计的巅峰!轻如无物薄如蝉翼的未来感

iPhone Air 的机身厚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纤薄,只有5.8mm甚至超越了经典的 iPhone 6,成为史上最薄的 iPhone。拿在手中,其重量之轻,会让人下意识地怀疑这是否只是一台模型机。这种极致的轻薄感,赋予了它绝佳的握持体验,即使长时间单手操作也毫不费力,几乎感觉不到任何负担。

只有5.8mm厚的机身,明显比上代Pro Max薄不少

为了实现如此惊人的形态,今次Apple在物料与结构上进行了彻底的革新。机身边框采用了坚固而轻巧的五级钛金属,确保了纤薄机身的结构强度。机身的内部结构经过完全重新设计,甚至连小小的 USB-C 连接埠都采用了创新的钛金属部件,以在极限空间内实现功能。机身正反面均覆盖了全新Ceramic Shield 2,其抗刮和抗弯折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打消了外界对于其耐用性的疑虑。从外观上看,iPhone Air 是一件无可挑剔的艺术品,它将简约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性能几乎与iPhone 17 Pro Max睇齐,不过续航力仍有待观察。

单镜头的取舍 4800 万像素的日常纪录者

然而,极致的设计必然伴随著功能上的取舍,这一点在 iPhone Air 的相机系统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为了维持机身的绝对纤薄,在这款装置上仅配备了一颗 4800 万像素的主镜头,舍弃了在 Pro 系列上常见的超广角和长焦镜头。

在现场拍摄测试中,这颗主镜头的表现符合苹果一贯的高水准。得益于 4800 万像素的高解析力,日间拍摄的相片细节丰富,色彩自然。对于日常的社交媒体分享、生活纪录等绝大多数场景,它的成像质素是完全足够甚至绰绰有余的。然而,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缺少了超广角镜头的广阔视野和长焦镜头的构图弹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幸而全新的运算系统加持下,就算只得一支镜头下,仍然可以拍摄出自然散景的人像相片,总算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安慰。

四款不同颜色的iPhone Air,不知大家又对那一款颜色感兴趣?

A19 Pro 核心与续航力的未知数

在核心性能上,iPhone Air 令人意外地没有妥协。它与 iPhone 17 Pro 系列看齐,同样搭载了强劲的 A19 Pro 芯片(虽然减少了一颗核心),确保了其拥有顶级的流畅操作体验与应用程式处理能力。此外,新机还配备了苹果自家设计的全新modem,在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速度上会有更佳表现。

不过,极致纤薄的机身也引发了不少人对其电池续航力的最大疑问。受限于物理空间,其电池容量必然会有所缩减。在试玩会现场,仍未对此进行有效测试。官方对其续航力的描述也相对保守,仅表示“足够满足一天所需”,并同步推出了一款专为 iPhone Air 设计的 MagSafe 外接电池。这似乎暗示著,对于重度使用者而言,额外的电量补充或许将成为日常。

亮面抛光的机边虽然显得高贵,但同时亦易黏指纹。

而且iPhone Air只对应双eSIM而完全删去了实体sim卡槽,虽然大部份电讯商都推出“免费”更换eSIM,但因为中国国内eSim的制式跟香港不一样,因此如果时常返中国大陆而在大陆出了电话卡的用家,iPhone Air却得物无所用,无疑对这些用家仍有点障碍。

iPhone Air的零件几乎整合在镜头位置,较为突出都难以避免。

总括而言,iPhone Air 是一款定位极其鲜明的产品。不单展示其顶尖工业设计能力,其轻薄手感足以让任何亲手触摸过的人为之惊叹。然而,选择它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它在摄影功能和潜在续航力上的妥协。它并非适合所有人,但对于那些将手机视为时尚配饰,追求极致便携与设计感的消费者来说,iPhone Air 无疑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