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同景点|古建筑宝库山西 云冈石窟、应县木塔 一眼千年

撰文: ShenzhenLOOK
出版:更新: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千年的时光、无数匠人的心血,化作一座座依然站立的殿、塔、窟、城。纷至沓来的脚步,在这里结果历史的馈赠。

出发山西:一眼千年,时光折叠处

在八月酷暑的深圳,我踏上了山西之旅。北方的气温,即便在骄阳似火的日头里,也是凉爽的,正好省去了天气带来的出行负担。

不像别的山水旅游地,在山西的四天里,我们更多是流连在一座座动辄千年级的古建之间,切身站在这些比文字更具象的故事实体面前,不免感概“书籍和视频上再生动的描述,都不及亲眼所见”。

山西,是一座巨大的地上文物宝库

山西,的的确确是一座俯仰皆是的巨大地上文物宝库。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位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建筑宝库”。

+1

在这里,建议大家在行程安排上预留充足的时间,才能更好地深入游览各个地方。另外,出行前也可以先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能够很大地提升实地体验的深度。

Tips:香港3个多小时可直飞太原,建议先从太原玩起,然后再从太原坐高铁去大同游玩。这次游玩印象最深的是大同,所以先跟大家分享大同的收获,再分享太原。另外,以下部分场所需要预约购票,建议提前做好攻略。

1. 云冈石窟:石壁上的北魏风华

山西此行最期待的一站,就是大同市的云冈石窟。距今超1500年历史,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齐名。作为中国第一座由皇家开凿的石窟,云冈石窟享有“世界佛教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的赞誉。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4个,各类佛造像59000余尊。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不少已有风化痕迹,但其貌煌煌依然。我们七点半入场(人流不大,不用排队就入场了),边听着讲解边细细地看下来就用了三个多小时,结束后原路返回也舍不得走马观花。

+3

在这里,最常做的动作就是擡头仰望——渺小的我们立于数十米高的巨窟前,视线总会不由自主地向上延展,恢弘而沉默的对望,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

云冈石刻是一场宏大的历史叙事,每一窟都是精华。视觉震撼所在,由以昙曜五窟(第16窟至20窟)为首,其中每个都矗立着超过十米高的主佛像,不用挤进人流,站在远处才是最佳的观望视角,佛像的庄严和历史的重量在一眼之间汇成无声的震撼。

tips:这里是我们唯一请了讲解老师的一站,涉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比较多,感觉跟着讲解员走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需求来~

2.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东方奇迹

历经40余次强震、200余发炮弹袭击,应县木塔仅靠双层套筒结构柔韧消能,至今倾斜仅11度,梁思成赞其为“斗拱博物馆”。塔中榫卯交错、结构精妙,凝聚着中国古建筑最高的技艺与最深的诗意。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齐名,应县木塔代表的,是东方木构文明静默而辉煌的高度。

从大同古城去往应县木塔需要个半小时的车程,这座辽代木塔就这样静待在县城边缘,不用一钉一铆,仅以十类、五十四种、四百八十朵斗拱榫卯相扣,织就世界奇观。站在其前,终于体会到梁思成说的“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2

绕塔看斗拱看石碑牌匾,甚至还有炮火留下的累累伤痕,难以想象木塔如何经历了近千年的光景。

木塔内部有“明五暗四”的结构,实际共有九层空间,象征着皇家九五之尊。遗憾的是,目前内部仅开放一层空间,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佛彩塑坐落其中,仅此一隅,便足以遥想其余未开放楼层的瑰丽与壮观。

虽然以后再难登塔,但文物保护始终是首位的,置身其中,我们仍心怀敬仰。

3. 浑源古镇:北岳恒山脚下的千年古城

由于没能预约到悬空寺的登临票,我们便转道前往浑源古镇。这座静卧于北岳恒山脚下的千年古城,远远便能看到山脉纵横。和以往逛过的古城不同,这里人流不大,这里的很多古建都被保留了下来,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北魏。

浑源古镇这座静卧于北岳恒山脚下的千年古城,远远便能看到山脉纵横(ShenzhenLook提供)

圆觉寺

古城一隅,矗立着辽金时期留下的圆觉寺砖塔——塔顶那只铁质凤凰侯风仪,历经千年至今依旧不曾锈蚀,转动如常。

微风起时,悬挂的风铃也依然清音流转。

永安禅寺

距离圆觉寺几百米外的永安禅寺里,同样没有缭绕的香火,也未见庄严的佛像,但它的壁画、牌匾和墙面上的书法都是历史瑰宝。

没有如织的游人,大殿内只有几人在默默地踱步,这份难得的清寂反而更加纯粹。

4. 华严寺:辽金艺术宝库

从云冈石窟折返,我们来到了大同古城内的华严寺。这座寺院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值得花上两个小时慢慢游览。自金代至清朝,华严寺几经修缮与扩建,更是融合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因为占地广阔,只是闲散其中也惬意。

首先进入的普光明殿,内部的四面墙满绘了壁画,数十米延展铺陈,不少人都在会在这里流连欣赏。除了上、下华严寺,值得一探的还有华严宝塔——塔下建有纯铜打造的地宫,金碧辉煌如一处微缩的佛国净土。登顶其上,大同古城的屋瓦街巷在眼前徐徐铺展

Ps:爬楼梯的过程有些小累,量力而行

5. 大同市博物馆:晋北最大的博物馆

启程回太原前,我们还去大同市博物馆参观一番。它远不止是一个存放文物的仓库,更像是一部用实物写就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将大同“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辉煌历史娓娓道来。

馆藏着北魏、辽、金三代的文物

魏都平城的篇章是整个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数量庞大的北魏陶俑阵列,人物形象各异,有士兵、文官、乐伎、胡商,他们面带神秘的“微笑”,充满了鲜卑族的豪迈与生命的张力。另外还有各种来自异域的瑰宝,以及最令人心动的一抹透亮的“北魏蓝”玻璃制品。

6. 晋祠:跨越千年的古建博物馆

从大同回到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自是不可错过的一站。正式步入博物馆之前,首先浸入的是晋祠公园的绿意与宁静。沿着园中蜿蜒的小径缓步向前,树影婆娑、流水潺潺,时间也慢了下来。

在古老的祠庙园林看千年余韵

在晋祠,最适合放慢脚步,细细沉入每一处光阴的缝隙。圣母殿肃穆,周柏斜卧,侍女低眉,鱼沼缓缓…...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几千年的故事。一匾一额,一雕一像,皆成气象,站在那棵年岁超三千以至于横卧的周柏前,想象着无数人曾在此驻足凝望,就足够让人感怀。

7. 北齐壁画博物馆: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

在太原的行程中,我们避开了人潮涌动的山西博物院,转而探访了新近开放的北齐壁画博物馆。2000年的冬天,因盗墓,文物工作者抢救发掘了一座墓葬,墓主人是北齐高官徐显秀。这座墓葬虽然被盗掘严重,但墓葬中的壁画却保存完好,是一部绘画技艺上承汉晋下启隋唐的北朝壁画。

博物馆比较现代化,面积不算大,只有三个展厅。徐显秀的陵墓就在中间的展厅,虽然无法入内,我们还是能隔着玻璃看到墓道,一直往下延伸,两旁残留的壁画仍能探看一二。

10点前到达博物馆,正好跟着官方的公益讲解一路看下来,45分钟,也深入了一遍1500年前的北齐壁画美学和社会风貌。

写在最后:山西一程,宏大的历史叙事交织着人类的渺小一生。我才发现这片土地最动人之处,是它从不割裂古今,而是让千年的故事年轮,自然生长成现代生活的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