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of Yotei羊蹄山战鬼|艺术总监专访|狂野与孤寂的复仇画卷
《Ghost of Yotei 羊蹄山战鬼》艺术总监专访|《对马战鬼》以其独特的和风美学风靡全球后,开发团队 Sucker Punch 再度带领玩家踏上一段全新的日本古代之旅。不少机迷期待的续作《羊蹄山战鬼》。故事的舞台由对马岛转移至十七世纪初,一片更为原始、广阔且充满未知的土地——虾夷地(即现今的北海道)。女主角“笃”在一场深刻的复仇剧目中,探索了成长与蜕变的命题。今次记者与 Sucker Punch 的艺术总监 Joanna Wang 进行访谈,揭示团队如何在前作的基石上,运用新世代主机的强大机能,雕琢出一个既熟悉又截然不同的游戏世界。
以极简主义捕捉流动的情感画卷
厂商从一开始就将《战鬼》系列的艺术风格定义为一幅“活生生的画作”。Joanna Wang 强调,团队追求的并非照片级的绝对写实,而是更著重于捕捉及放大场景中的“情感与美感”。在《羊蹄山战鬼》中,此一核心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不论是透过更大胆的色彩运用、充满电影感的镜头语言,抑或极具戏剧性的光影布局,皆旨在将虾夷地的壮丽与孤寂,以最动人心魄的方式呈现。
为实现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艺术上深入探索了“极简主义”的美学。这种在日本传统与现代艺术中皆占有重要席位的风格,讲求“留白”与“聚焦”。Joanna 解释道:“透过策略性地剥离画面中可能分散玩家注意力的元素,将焦点更纯粹地集中于故事的核心讯息与关键物件之上。”这种设计哲学赋予了游戏世界独特的深度,成为推动故事、映照主角内心的重要角色。整个虾夷地仿佛化身成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它会透过风的吹拂指引方向,借由盛放的花朵暗示前方的机遇,在玩家的旅途中时刻低语,见证主角笃的故事徐徐展开。
深入虾夷心脏地带的考究之旅
十七世纪初的虾夷地,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个充满神秘与原始气息的边缘地带。为了精准捕捉这片土地的独特风貌,Sucker Punch 的开发团队进行了极为严谨的实地考察。Joanna 透露,团队曾多次派遣成员亲赴北海道,当中不仅有美术师,更包括音效设计师、游戏设计师,甚至是底层的渲染程式设计师。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当地的地貌、植被生态,甚至与当地居民交流,力求吸收最真实的养分,以灌溉这个虚拟世界的建构。
这份执著转化为游戏中无数令人赞叹的细节。团队极力呈现一种“未被文明驯服的土地”之感,让玩家在探索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力量。Joanna 特别分享了她个人最深刻的体验:“在现实中登上羊蹄山顶峰或许遥不可及,但在游戏里攀上顶峰,俯瞰整片大地在脚下延展,云雾在群山间缭绕,远方的景物尽收眼底,那种壮阔与孤寂并存的感觉,正是想传递给玩家的核心体验。”不论是日出时分的万丈金光,还是夜幕降临时舞动的绚丽极光,这些精心设计的视觉奇观,都旨在让玩家完全沉浸于虾夷的魅力之中。
PS5机能解放下的视觉飞跃
要将如此广阔无垠的土地栩栩如生地呈现,无疑是本作最大的技术挑战。Joanna 坦言,这不仅是视觉呈现的问题,更关乎如何在巨大的地图上维持流畅的效能与丰富的互动内容。PlayStation 5 的强大机能,成为了团队实现其宏大艺术愿景的关键。
借助新世代主机的运算能力,《羊蹄山战鬼》在视觉效果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首先,游戏的“绘图距离”与远景精细度得到大幅提升,使团队能够在场景中同时载入数以百万计的环境物件,而当中数以万计的物件能即时显示于萤幕之上,构筑出一个真正宏伟且无缝的世界。此外,本作的多边型粒子效果亦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漫天飞舞的雪花、随风飘零的落叶,粒子数量可高达二十五万,令整个世界充满了动态的生机。
PS5 的独有硬件特性亦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如 DualSense 控制器的触觉回馈技术,让玩家能细腻地感受到武器碰撞的冲击力,甚至是弹奏三味线时的琴弦共鸣。更先进的渲染技术,则为游戏带来了史诗级的璀璨星空与流动的草海;当强风吹过广阔的平原,高草如海浪般起伏,一直延伸至视野的尽头,完美诠释了“风”作为引导者的诗意形象。这一切技术上的突破,最终都服务于艺术表达,共同编织出这部发生在苍茫雪境中的,关于复仇、失落与救赎的宏大史诗。
《Ghost of Yotei 羊蹄山战鬼》的制作艺术总监(Production Art Director)Joanna Wang 在 Sucker Punch 服务超过二十年,Joanna 从一名材质美术师开始其职业生涯,一路成长至今,曾将心血倾注于《Sly Cooper》系列、《inFAMOUS》全系列以及《对马战鬼》等多款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