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医学美容经纪黑幕 自行印证书 有人初中毕业地盘转行变经理
近年医美盛行,大陆相关产业价格上多有优势,吸引不少台湾人到大陆做医美。
大陆《央视新闻》11月2日发布一则涉及医美行业的“质量报告”,揭密“渠道医美”(医美仲介)乱象。专家呼吁应加快建立医美仲介备案制度和执照审核机制,同时推动收费与服务全过程资讯公开,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大陆医美行业的仲介机构存在严重乱象:
“渠道医美”是一种透过非诊所的仲介或代理商将顾客介绍到医美机构的行销模式。这些仲介或代理商可能包括美容店、美甲店、美发店、服饰店或健身房等,他们透过介绍顾客给医美诊所,并从中获得佣金或回馈金。
据《央视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医美行业中的仲介机构存在严重乱象,包括虚假专利宣传、无执照人员从事医疗咨询,以及以高额返佣为导向的经营模式,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健康发展。
《央视新闻》记者以仲介身份接触大陆深圳婕熹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该集团声称在大陆27个省市已开设200多家分店,年流水达“一两百个亿”。仲介经理透露,渠道仲介的返佣比例普遍为50%,业绩突出可达55%。该集团宣称买断了“NCGCF细胞调控因子”技术专利,但查询大陆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现,相关专利均已处于“专利权终止”状态。
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肖江平指出:
说是独家买断专利,而实际上这个专利有的是专利权终止,有的是申请时就被驳回,不是有效专利。这显而易见构成虚假宣传,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更令人担忧的是,记者接触的十多家仲介医美机构,没有一家询问记者是否具备医学背景。杭州星圣娅医疗美容机构一位仲介经理坦承自己初中毕业,十年前从工地转行到医美。深圳婕熹卡集团承认其“导购”持有的仅是企业自行印制的美学证。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美容产业分会法律顾问李莹表示,医院内部提供的证书以及其他没有经过国家相关承认的机构颁发的证书,都不是法定证。没有真正法定上认可的学历证书,不算是合格持证人员。
《央视新闻》还发现网络上大量“看脸主播”、医美网红从事医疗美容诊疗咨询及知识科普,其中一位被网友认出原是花店老板。早在2023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严禁无相应医师资质或医学药学知识的人员从事相关活动。
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美业和大健康专委会副秘书长李祥菊指出,医美乱象持续存在的根源在于职业标准缺失与监管依据不足。她建议推出“挂牌亮证”制度,实现“资质可查、能力可溯、身份可验”。
延伸阅读:父母催婚 美女索性当“日租女友”揭行业秘闻:给够钱什么都可做
延伸阅读:
【本文获“中天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