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港铁见乘客Carousell卖衫!遇顾客下单竟咁做 网民:水鱼之都
现今不少人贪图快捷方便,或许会选择网购。有港男在社交平台分享,指搭乘港铁时留意到旁边乘客正使用拍卖平台Carousell卖衫,收到顾客下单后,她随即到内地网购平台拼多多挑选同一件货品。不过客人支付金额和她在平台所购买的价钱相差甚远,认为对方是以低价入货,再以高价出售,以便从中“食差价”,目睹对方操作惊讶称“我都想(咁)赚吓(钱)”。
有网民指类似手法并非新鲜事,“一直都系㗎啦,FB,IG啲衫8成都系咁嘅货”、“水鱼之都”;但亦有人觉得“明买明卖”,“佢又唔系摆正货然后卖假货”、“拣货、入货、验货、发货,全部都系成本”、“生活艰难,俾啲空间人哋揾下外快”。
港铁乘客Carousell卖服饰 港男直击“拼多多入货”吃差价
该港男在threads帐号“didijai39”发帖,分享近日搭乘港铁时,八卦下无意“瞄”到旁边女乘客正使用拍卖平台Carousell售卖女装服饰,之后有客人相中1件衣服,经WeChat下单并支付198元,对方随即到内地网购平台拼多多挑选同一件商品,而购入价钱只是人民币24元(约26港元),当中差额接近172元,即以低价入货,高价售出。
“低价入货,高价售出”操作 港男傻眼:我都想咁赚钱
楼主指“重点系佢摆张图同拼多多张图都一样”、“我觉得可能改吓张图感觉会好啲”,加上回想该客人是使用简体字,猜测对方为内地人,“即系有机会系个大陆人去Carousell度买返拼多多嘅嘢”,他首次目击以上操作大感傻眼,故称“我都想(咁)赚吓(钱)”。
帖文掀起网民热议,有人觉得卖家根本“揾笨”,“成件事都几癫”、“呢个就系经济学嘅运作”、“水鱼之都”、“一直都系㗎啦,FB,IG啲衫8成都系咁嘅货”。
水鱼VS明买明卖 惹网民热议
惟有意见觉得“明买明卖”,只要买家接受则不成问题,“佢又唔系摆正货然后卖假货”、“其实卖家去揾货、做marketing 、找客源、招呼客人都系钱,买方唔需要自己去searching嘅时间都系钱”、“拣货、入货、验货、发货,全部都系成本”、“其实你对产品有足够认识嘅话,绝对有资格up sale佢”、“有人买即系有市场,你想赚都可以试吓做”、“生活艰难,俾啲空间人哋揾下外快”。
网民分享网购中伏经历 更着重商品质素
不过更多人关注商品的质素问题,“宜家买嘢前多数影低,再即时上网用图片搜寻,揾到件嘢就知道佢卖贵咗几多”、“试过喺外国买咗对金色耳环,事隔几年喺淘宝见到有,平劲多,谂住淘落嚟睇吓结果劲垃圾,啲金色系劲cheap,手工劲粗糙”、“试过喺日本买咗件衫,喺淘宝见到同款,淘咗件返嚟睇吓有咩唔同,对比返淘宝𠮶件嘅质地系比较差,同埋个cutting都有分别”。
(threads@didijai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