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外劳组成员见11份工仅一获聘 有雇主称输入外劳就少啲职位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推行两年,惹来争议不断。关注劳工权益的艺术家程展纬及数名研究外劳政策小组成员,早前分别应征涉及输入外劳的职缺,惟有成员应征11份工作,当中至少5份标明有“大量”职缺,最终只有一份获聘;有雇主解释因经验不足,又说“外劳输入就少啲职位”。此外,综合成员的求职经验,不少雇主向劳工处提交的招聘内容,如薪金、工时及工作要求等,与面试时提出的内容不符,程展纬质疑公司欠缺招聘诚意,难吸引本地人应征。

劳工处回复查询称,截至2025年7月,共接获379宗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的投诉,主要涉及怀疑雇主以输入劳工取代在职本地雇员等;另已向11名违反《雇员补偿条例》、职业安全及健康法例或优化计划规定的雇主施加行政制裁。

不少招聘广告标明有“大量”职缺,惟有成员面试后被告知部份地区录取额满,不获聘用。(任葆颖摄)

劳工处:逾5000宗就业转介 仅逾400求职者获聘

参与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的雇主,须就每宗申请空缺的进行四星期本地招聘。劳工处表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自2023年9月推出至今,在雇主进行本地招聘期间作出5,428宗就业转介,仅425名求职者获雇主提出聘用。

程展纬及两名受访研究外劳政策小组成员,各自应征多份涉及输入外劳的职缺,当中两人各仅获一间公司聘用,程则未获聘请。他们应征期间发现不少问题,质疑有假招聘之嫌。

标明“大量”职缺 公司称“外劳输入就少啲职位”只请兼职

成员Betty曾应征11份工作,包括保安员、售货员等,当中至少5份标明有“大量”职缺,惟面试后被告知部份地区录取额满,大部份不获聘用。其中一份保安工作列明港九新界均有空缺,但公司面试时指她经验不足,“唔适合做保安”,但称能以兼职聘用她,若想做全职要“迟啲先”,又说“外劳输入就少啲职位”。

左起:研究外劳政策小组成员Betty、Norman、程展纬。(任葆颖摄)

信德中心45名清洁工空缺惹疑 程展纬指劳工处无法确保多少空缺属真

有清洁工经验的程展纬,同样应征一间声称有“大量”职缺的街市清洁,惟因部份地区额满不获聘。他另发现,有清洁公司声称招聘100名清洁工,当中上环信德中心有45名个职缺,他形容“夸张”,反问信德中心是否“好污糟?”他质疑劳工处无法确保公司有多少真实空缺,仅靠雇主在招聘网自行申报,担心其藉辞引入更多外劳,或影响本地工人就业,期望处方作主动调查。

程展纬共应征9份工作,除了早前被行政制裁的净康集团,另有5份工作被拒聘,他说部份已向劳工处投诉。其中一间招聘售货员的物流公司,在投诉后以内部调整为由,撤回招聘。

程展纬发现,有清洁公司声称招聘100名清洁工,当中上环信德中心有45名个职缺,他形容“夸张”,反问信德中心是否“好污蔑?”(网上截图)

向劳工处提交的薪酬与实际不符 质疑难吸引本地人应征

应征期间,程展纬又发现有公司在劳工处网页列明的薪酬,与面试时提出的薪酬不同,质疑欠缺招聘诚意,难吸引本地人应征。他举例一间连锁饼店的清洁员职位,雇主向劳工处提交的薪酬为月薪10,890元,惟面试后却称14,500元,相差近4,000元。

现时外劳薪酬不得少于每月中位工资,惟不少工会批评工资脱离行业实际。程表示,劳工处网页列出的薪酬相等于聘请外劳的薪金,质疑相比起聘请本地工人,雇主或以较低价钱聘请外劳。

左起:研究外劳政策小组成员Betty、Norman、程展纬。(任葆颖摄)

求职网指工作48小时实为50小时 雇主叫“不要告诉劳工处”

另一成员Norman亦在应征期间经历重重波折。他忆述8月初经就业中心转介一份游乐场接待工作,并获安排面试,惟到公司表明来意后,职员皆感愕然为何有人见工。其后一名女经理接见他,却把他的姓氏读错,他亦发现就业中心所提供的雇主电话及姓氏均为错误。后来该女经理称“这段时间好像有人来见工”,估计他是该名求职者,面试才得以进行。

不过面试期间,Norman发现雇主在劳工处网页列出的工时及招聘要求与实际不符。他指,招聘广告列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6天,即每周工作48小时;惟面试时却称每周工作50小时,更着他“不要告诉劳工处”,有隐瞒之嫌。此外,公司在面试期间始告知欲聘会操普通话的员工,惟他自言普通话甚差,当时已知难以获聘。该份工作至今无回音,估计不获聘。

未接获劳工处致电查问见工情况

劳工处会联系每名不获聘用的本地求职者,了解面试详情,以确定雇主汇报不聘用的原因是否与事实相符及合理,从而评估雇主是否有诚意聘用本地工人。Norman说暂未接获劳工处查询关于该面试内容的来电,但不排除错过来电。

他表示,目前劳工处只有热线的联系方式,无法其他通讯软件或电邮联系。此外,若雇主不愿意提供电话号码,求职者只透过劳工处热线转驳至就业中心,他感叹过程繁复。

左起:研究外劳政策小组成员Betty、Norman、程展纬。(任葆颖摄)

劳工处接获379宗投诉 向11雇主施加行政制裁

就小组提出的各种情况,劳工处回复查询指,截至2025年7月,共接获379宗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的投诉,主要涉及怀疑雇主以输入劳工取代在职本地雇员、输入劳工的工作安排及工资,包括工资回扣和短付工资。处方已就投诉展开调查,包括到工作地点进行巡查及搜证、独立会见雇主及雇员并查核有关雇佣纪录。

处方指,已向11名违反《雇员补偿条例》、职业安全及健康法例或优化计划规定的雇主施加行政制裁,包括撤销10名雇主已获得的输入劳工批准和拒绝处理雇主在随后两年提交的申请;以及终止处理一名雇主已提交的申请及拒绝处理该雇主在随后一年提交的申请。

有成员应征11份工作,当中至少5份标明有“大量”职缺,最终只有一份获聘做兼职。(任葆颖摄)

劳工处:严谨处理每宗申请

劳工处表示,会严谨处理每宗申请,就每个申请职位进行初步甄别,审视申请雇主的人手情况、输入劳工的理据、职位空缺的聘用条件,包括职责范围、入职条件等,并确保雇主拟提供的薪金达到每月中位工资及招聘条件合理。

处方称,会继续密切留意本地劳工市场及各行业人力情况的变化,持续检视优化计划的运作和实行安排,致力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程展纬呼吁当局刹停输入外劳。(任葆颖摄)

程展纬料不少个案或比净康“离谱” 吁刹停输入外劳

程展纬质疑,不少招聘情况或比净康集团的个案“离谱”,又认为暂停雇主申请输入外劳两年的罚则轻,若须判监“(外劳)申请数字可能减半”。

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前年9月4日起接受申请,政府在两年期届满前须作检讨,惟劳福局长孙玉菡接受《NOW》访问时透露,计划由首批外劳抵港计起,而非申请期,料明年上半年才完成检讨,期间继续接受申请。程展纬表示不满,呼吁当局刹停输入外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