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万外劳来港 本地饮食业兼职工被取代 劳工处今年暂收245投诉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政府前年推行“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截至今年7月逾7.2万名外劳已获批来港,当中餐饮业占逾3.2万人,被本地劳工批评“抢饭碗”,有兼职员工首当其冲。两名原本从事餐饮业的本地工友向《香港01》表示,自雇主输入外劳后,她们屡被削减工作日数及时薪,最后更不获安排上班。二人失业多时,有工友指已应征逾10份工作但无回音,呼吁当局设法保障本地工人就业,刹停输入外劳。

劳工处回复查询称,今年首8个月共接获245宗怀疑雇主以输入劳工取代在职本地雇员的投诉,会严肃跟进所有投诉个案,包括到输入劳工的工作地点进行巡查及搜证、独立会见雇主及雇员并查核雇佣纪录。

陈女士(化名/左)及黄女士(化名/右)原为饮食业兼职员工,她们指自雇主输入外劳后,屡被削减时薪及工作日数,及后更不获安排上班。(夏家朗摄)

政府自2023年9月起推行“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暂停执行26个职位类别及非技术或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劳工处表示,截至今年7月逾7.2万名外劳已获批来港,当中以餐饮业占多、占逾3.2万人,包括1.1万名侍应生及8,182名初级厨师。外劳计划被本地劳工批评“抢饭碗”,本港5月至7月餐饮服务业失业率由6%升至6.4%。

粉面舖输入3名外劳侍应 兼职由每周返5日削至0日 时薪减两成

陈女士(化名)前年开始在一间粉面店做兼职侍应,平均一星期上班五日,雇主有时会以人手不足为由请求她在周末上班。她说去年中旬雇主输入三名外劳,其工作日数被缩减,“我报五日,佢只会畀我返三四日,去到上年尾就得番一日。”今年4月起她不获安排上班,雇主未有明言解雇,但已没有再找她开工。

你返去等电话,如果有需要人就会打畀你。
陈女士引述粉面店雇主

陈又忆述,工作近两年一直被压低时薪,初入职时薪为70元,惟去年雇主声称“生意无咁好”屡次减薪,今年初更减至55元,减幅达两成。据她所知两名兼职同事有相类情况,现已被辞退,她说考虑到劳工处投诉。

陈女士(化名)前年开始在一间粉面店做兼职侍应,但雇主聘用外劳后,便逐步削减她的上班日数及时薪,今年4月起已再无找她上班。(夏家朗摄)

竞争激烈 连锁饮食集团招聘日等3小时未获安排面试

陈至今失业五个月,三名子女仍在就学,感叹经济压力甚大。她说虽然有五六年餐饮业经验,惟最近面试的五份餐饮工作均无回音,有感近年求职变得困难。今年8月底,她透过网上得悉“劳工处饮食业及零售业招聘中心”联同一间大型连锁饮食集团举行招聘日,遂提前两日预约面试,打算应征旗下两间餐饮品牌的楼面。

但她当日按时抵达,等候逾三个小时仍未获安排面试,约傍晚6时始被告知称求职者甚多,未能安排面试。她曾向劳工处投诉,处方向她致歉,并称会提醒雇主安排更多人手。

劳工处回复指,有关职位空缺并非“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下的职位空缺。据处方了解,由于当日应征者众多,即使招聘日时间已额外延长,雇主代表亦未能面见全部应征者;雇主表示,正陆续为已递交申请表的求职者安排面试。据了解,该饮食集团仅机场店舖聘用三名外劳,旗下并无聘其他外劳。

陈女士(化名/左)及黄女士(化名/右)均表示,自雇主输入外劳后,她们屡被扣减时薪及工作日数,及后更不获安排上班。(夏家朗摄)

西贡餐厅兼职水吧多次向雇主提出转长工被拒 外劳来到后更失饭碗

黄女士(化名)今年3月在西贡一间餐厅做兼职水吧,当时已知道餐厅聘用外劳。她忆述入职后多次向雇主提出转为长工,但被拒绝。与陈女士的情况相若,她起初获安排一星期上班六日、每日10小时;惟两个月后,她只获安排工作三日、每日六至七小时,时薪亦由80元缩减至65元。

她察觉到有外劳虽然被聘做水吧,但同时兼任厨工的职务,质疑不符合规定,形容“三个人嘅嘢塞畀一个人(做)”。至6月底,雇主再聘用多一名外劳,却以“无生意”为由将她辞退,不过未有提前7日通知。她声称符合“418”连续性合约的规定,但雇主无缴付代通知金。她曾就事件向劳工处投诉,但处方一直表示调查中。

黄女士(化名)今年3月在西贡一间餐厅水吧当兼职,外劳来到后更失饭碗。(夏家朗摄)

应征逾10份工不获聘 有如“大海捞针” 直头找不到工作

黄女士至今失业3个月,期间曾应征逾10份工作,但无回音;当中部份雇主面试时向她称“份工好吃力、好艰难”,她质疑雇主欠招聘诚意。她形容今年求职有如“大海捞针”,对上一份全职月薪约1.7万元,惟现时不介意应征月薪1.3万元的工作,形容“无得做都要做”。

以前衰衰地都有啲散工,可以应付开支,但今年直头系揾唔到!
失业3个月黄女士

她说出身自基层家庭,现时是家庭支柱,需养活一名年约60岁的无业父亲,经济压力甚大,期望当局提供福利及保障,同时叫停输入外劳。

陈女士(化名/右)及黄女士(化名/左)均表示,自雇主输入外劳后,她们屡被扣减时薪及工作日数,及后更不获安排上班。(夏家朗摄)

劳工处:首8个月接245宗怀疑外劳取代本地雇员投诉

劳工处回复查询指,今年截至8月共接获245宗怀疑雇主以输入劳工取代在职本地雇员的投诉。处方会严肃跟进所有投诉个案,包括到输入劳工的工作地点进行巡查及搜证、独立会见雇主及雇员并查核雇佣纪录。如有足够证据证明雇主违反有关规定,处方会施加行政制裁,包括撤销雇主已获得的输入劳工批准及拒绝处理雇主在随后提交的输入劳工申请,禁制期可达两年。

劳工处指基于保密原则,不会透露个别投诉个案的资料。对于有外劳怀疑兼任水吧及厨工,处方强调,计划规定雇主须与输入劳工签订“标准雇佣合约”,并按条款在指定的工作地点从事指定职位的职务。劳工处会跟进所有涉及违反计划的投诉,如有需要,会将个案转介相关执法部门跟进。

陈女士(化名/右)及黄女士(化名/左)均表示,自雇主输入外劳后,她们屡被扣减时薪及工作日数,及后更不获安排上班。(夏家朗摄)

处方续称,会进行特别巡查行动,到聘用输入劳工的企业查核雇主有否持续符合人手比例规定,并按违规风险,要求雇主申报全职本地雇员及输入劳工的资料和人手比例;以及拒 绝处理同一雇主在递交申请后6个月内提交的其他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