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医社合作” 善用社区资源全面关顾患者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本港人口老化问题持续,慢性疾病病患率随之上升,加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与日俱增,与社区伙伴合作将慢性疾病病人从医院带到社区,甚至是患者家中照顾,成为了大趋势之一。港岛东医院联网早于2005年成立了“港岛东医院联网社区服务委员会”,指导服务发展方向,策动医社合作平台的成立、订定合作模式,及统筹各医院的病人资源中心服务,促进“医社合作”的协作框架,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医疗及社区复康服务。

撰文:港岛东医院联网基层及社区医疗服务总监黄敏莹医生

第十八届港岛东医院联网医社合作研讨会今年于六月举行。

为促进“医社合作”,港岛东医院联网每年会举办医社合作研讨会,多年来获得各界大力支持。研讨会今年已经是第十八届,以“医社互联.讯息互通.守护无界”为主题,超过一千位来自医疗界、政府、社福界、教育界、病人组织、私家医生及地区团体的代表和参加者于线上及线下相聚,就晚期照顾、长者服务、精神健康及大数据运用等主题进行深入演讲和讨论。交流不单有助整合现行合作模式,更可探讨医疗、社区双方日后更大的合作空间。

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东区医院)的社区及病人资源部辖下有三个病人资源中心,包括癌症病人资源中心、那打素病人资源中心及精神科健康资源中心。部门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扮演著医护团队、病人、照顾者和一众社区伙伴之间的桥梁角色,不知不觉间今年已经迈向三十周年。

“共渡‘癌’关三十载 · 癌症病人资源中心同聚日”当日亦邀请了一众癌症服务机构和病人组织摆放资讯及游戏摊位,透过医社合作,向大家推广癌症相关的社区资源,与患者和照顾者同行。

这些年来,社区及病人资源部的社工连结东区医院内各个专科医护团队,推动社会心理支援服务,并与区内伙伴合作提供多元化的复康服务,借此协助增强长期病患者和他们的照顾者对于疾病、治疗及复康过程的认识。部门亦会关顾患者和照顾者的心理需要、生活适应与日后的康复进程。

为庆祝成立三十周年,部门举办了多项活动,例如由癌症病人资源中心在院内举办的“共渡‘癌’关三十载 · 癌症病人资源中心同聚日”,藉著活动让医护团队与社区伙伴、病人、照顾者及朋辈义工等聚首一堂,分享喜悦。活动当日的其中一位主持人更是一位曾经在东区医院完成治疗的血癌康复者,他在康复后回到医院,以同路人的身份加入朋辈义工团队,以自己的经历为其他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随著“医社合作”的模式愈趋成熟,港岛东医院联网与社区伙伴逐渐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友好关系。联网期望能够继续透过善用社区资源,全面地关顾病人的身、心、社、灵,并持续扩大及深化社区支援网络,从中减轻照顾者的压力,提供以病人为本及可持续的全人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局。(资料图片)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