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启动“部门责任制”查物流署?李家超:本已有小组跟进

撰文: 冯子健 王晋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披露“部门首长责任制”细节,最严重后果可以扣薪、革职等。李家超下午出席记者会时说,要提升政府效率,就要加强管理公务员,就如“将军管好士兵”,机制对优秀公务员更公道,直言担忧官员责任制者不配做首长,并应感到羞耻。

被问到会否担心高官责任制变卸责制,李家超指“不是一个人说的算”,特首、司局长可以启动调查机制。而冒牌水事件已有专责小组处理,不会另找小组跟进。他又首度谈及去年炒两名局长林世雄及杨润雄的原因:“过去有问责官员,因为我对佢唔满意,或者有更好嘅,我换咗啲政治问责官员。”至于会否再换司局长,李家超表示满意问责官员表现。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改革部署发展方向更清晰

记者会上,李家超先发言介绍《施政报告》,他说施政报告政策重视策略部署,重提自己过去三年来积极改革,不断以改革求变为重心,凝聚共识让社会有共识,否则无人认同做不到,经过三年他认为有坚实基础。他指除了短中期针对社会认同方向外,都重视长远规划及系统布局,通过改革部署发展方向会更清晰,今次是改革加部署,更全面,两个主轴都重视就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他指,改革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现时有条件做深做广,施政最终目的是市民福祉。他指,觉得这个时候发挥优势很重要,很多东西是新的,例如世界贸易秩序重塑,经过过去三年乱到治有稳定基础,政府很支持他的施政理念、很团结、精力集中,要不断用香港优势。他指,社会要共同创造价值,做更好的未来,所以施政报告压轴是谈民生。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任葆颖摄)

政府面对财政压力 民生工程要定优次

李家超表示,民生是施政初心,不过政府面对财政压力,储备较以前少,做民生工程要定下优次,形容社福、医疗、教育政策做得对,加大资源是应该的。他指,三个范畴用了经常开支60%,每个局平分资源应该有不够8%,十五个局其实不平分,但都觉得重要,长远而言对所有人有影响。社福方面,他指如何平分资源是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他认为社福、医疗、教育三个范畴跟民生关系密切,上任之后不断增加资源,已经较上任后增加20%,约560亿元。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任葆颖摄)

公营房屋供应量较上任时增加80%

李家超指,上任后房屋是重中之重,公营房屋未来五年供应量18.9万,数目未必有概念,其实是较上任增加80%,多谢同事在岗位努力,令供应改变了头轻尾重。以前可能是三七比,现时原则上头重尾轻。公屋轮候时间已经少了1年。

另一方面是大量增加居屋供应,未来五年会增加一半。他指,居屋增加很重要,大家买到居屋机会都会增加,十年后买私人房屋又升呢。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任葆颖摄)

医疗方面,白内障手术流程可以提速提效,李家超指可以加快10%至20%;外科手术轮候时间缩短10%,约10周。基层医疗方面,他指用家增加,目标是十八区都有康健中心,加入乙型肝炎筛查,或转介服务等。癌症方面,他指会加大力度改善医疗服务。中医药方面,他指会大力发展,中医院有专科。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李家超:大力打击黑工

劳工方面,他指2023年研究输入劳工计划,当时香港劳动人口因为老龄化等原因,2023年时的劳动力较高峰时期少19万人,特别是60岁以下人士,当年劳工职位短缺81500个。他指,现时有些行业缺人,但部分行业未必缺人,针对楼面及初级厨师方面有加强防滥用措施,因为这两个工种占了外劳大部分,同时要大力打击黑工。

精准扶贫方面,李家超形容政府做到成绩,如社区客厅等。支援长者措施亦加码,又鼓励生育,增加托儿辅助名额。食肆发牌方面他指会不断优化,希望户外发牌制度加快。至于放宽食肆牌照让宠物狗进入餐厅,细节由食环署研究。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任葆颖摄)

李家超首谈炒“双雄”局长原因:我对佢唔满意、我换咗

他表示上任后不断加强治理,建立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有全动员机制。设立部门首长责任制方面,他指要提升政府效率,要令公务员强化管理,要管部门首长、首长管辖下会有效,就如“将军管好士兵”。他指部门首长责任制是管执行部门,讲好政治问责与行政问责关系,制定政策是局长,常秘协助局长制定。

过去有问责官员,因为我对佢唔满意,或者有更好嘅,我换咗啲政治问责官员。
行政长官李家超

他强调,公务员现有制度都有行政问责,部门首长一向有责任要负,过去都有首长因为部分原因被处理,今次是系统化。经新机制调查后,由行政及纪律处分,可以革职。他又称,评核机制可以令人更明白,如何帮助或惩处公务员。

特首李家超在9月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前夕的行政会议前记者会,展示新一份施政报告沿用绿色封面,他说,今次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题。(黄宝莹摄)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教育方面,他指香港很有优势,可以将大学教育推动成国际枢纽,最近一年多成绩有目共睹,本地学生交流都多了、视野广阔了。文体旅方面,他指香港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地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有优势。而游艇经济方面,他指已经拆墙松绑,但强调海上安全重要,对此有信心。

他总结指,香港有很好的优势,包括国家、国际优势,同时享有但有时忽略了,外国经济体都羡慕香港,一带一路机遇无限,营商环境世界前列,内联外通帮助国际市场进入内地。他指,施政报告策略及行动令香港更触目,要争取国际机构落户香港,特别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吉隆坡有经贸办希望今年正式开幕。此外,他指与团队除了今日之外都会一直解释政策,会努力落实施政报告理念。

特首李家超在9月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前夕的行政会议前记者会,展示新一份施政报告沿用绿色封面,他说,今次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题。(黄宝莹摄)

不公平的评核机制对优秀公务员不公道

提问环节,有记者关注部门首长责任制是否与公务员评核机制架床叠屋,李家超回应指,部门首长责任制和公务员评核机制一直存在,但没有制度化,形容“没有制度就会产生问题”,例如处理是否公道,失职是否会有后果?

例如发生事,我揾边个人查呢?遴选升职时,我去决定边个好呢?
李家超

他希望这个机制能够更公道、更清晰,有清晰的分级,“不公平的评核机制对好有心、好优秀的公务员不公道。”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李家超:担忧官员责任制者 不配做首长、应羞耻

被问到会否担心责任制令高级公务员及行政主任会离开政府,以及最近物流署署长陈嘉信牵涉的冒牌水事件,他会否受新责任制影响?李家超强调部门首长一直需要为其部门表现负责,只是之前没有系统性安排,“可能有不确定性,有人可能质疑是否公平”,目前建议是增设系统性安排,清晰制度有利政府士气。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他说,政治问责官员责任是制定政策,公务员是有另一管理规例,至今大致畅顺,虽然政府效率位处世界第二,但他对某些情况仍不满,希望持续改善制度,令制度公平,并且有问责性,“当然可以说是惩罚性”,强调目前制度好,只是间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新的责任制去处理,如果没有好的制度,可能自己也被问责,希望推动政府更好。

至于新推行的责任制,会否令有些公务员因而离开政府,李家超认为如果他们是这样想,他们应该离开政府,“如果有官员担心责任制,他不配做首长,担心责任制的,应该感到羞耻”,相信公务员加入政府初心是服务市民,不少公务员努力工作,譬如恶劣天气下、启德测试赛等,尤其部分人工资较私人市场低。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会否再换司局长?李家超:我满意问责官员表现

被问及今年有三项KPI不达标,若参考前局长杨润雄去年被炒前夕,曾在施政报告被点名KPI不达标,目前有没有更换官员的想法?李家超指“问责官员满意佢哋表现嘅”,今次好多内容由不同司局长提供,亦都好支持他的施政理念,不少开创性想法是司局长想出来。

至于部门首长责任制会否变成高官卸责制,李家超指现时首长都要为部门负责任,公务员都要为自己个人问责,并已列在公务员守则,形容是绩效问责。他认为部门首长责任制更可鼓励士气,下级人员需要承认自己真真正正的责任,不能推卸责任,形容是照顾广泛公务员,每人犯错机会都少了,部门首长会很快介入问题。

高官责任制变卸责制?李家超:不是一个人说的算

李家超指特首、司局长可以启动调查机制,“不是一个人说的算”,当然是否属于要调查的事件,都要按照实际情况去判断。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新首长责任制调查冒牌水事件?李家超:已有专责小组处理

被问到部门首长责任制会不会应用于政府买冒牌水事件中,李家超指,就政府饮用水事件,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个“专责小组”处理,不会再叫一个新组去检视,重申政府“一直都有问责制,不是没有制度就不需要负责任。”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午举行记者会解说政策。(郑子峰摄)

望助媒体开拓商业市场 不会干预媒体运作

《施政报告》提及,会协助本地传媒发展香港以外的网络,李家超指得香港媒体优秀,很值得发扬光大。他强调,传媒在营运方面应对不同的压力,希望能帮媒体开拓商业市场。此外,拓展香港媒体网络更能团结一齐,说好香港故事。

被问及如何协助本地媒体说好香港故事,如何不会令人觉得本地媒体成政府喉舌?他指本地媒体很专业,希望帮媒体扩大市场,提供机会。他认为做法正确,媒体有自己的网络,可通过网络讲好香港故事,又称看到媒体业面对很多不同挑战,这只是提供协助的一部分,想为本地传媒拓展新营商机会,不会干预媒体运作。他希望媒体知道政府会帮助不同的界别,希望与专业记者建立关系以及与机构沟通。

特首李家超在9月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前夕的行政会议前记者会,展示新一份施政报告沿用绿色封面,他说,今次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题。(黄宝莹摄)

东盟有意与香港发展
李家超以追老婆为例:她没兴趣,我不可能追到她

对于北都产业发展和拓展中东新兴市场,李家超强调北都的产业发展很重要,“我很认真开创了产业政策,要改变香港整个发展方向”。他认为,现在引进高增值新兴行业,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有最大贡献。例如,香港在制药方面很有优势,特别是试验成果,因此重点引进制药企业。此外,香港应该跟内地优势互补,香港的优势是国际化,可以在产品转化和出海平台上起到重要作用。

他表示,香港未来会加大与东盟合作的力度,但需要双方都有意向,“就好像以前追太太我的时候,如果她没兴趣,我不可能追到她,现在东盟和香港正是双向有兴趣”。

特首李家超在9月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前夕的行政会议前记者会,展示新一份施政报告沿用绿色封面,他说,今次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题。(黄宝莹摄)

引入美国人工智能工具?李家超:欢迎任何公司来港落户

至于会否引入美国公司发布的人工智能工具,李家超指香港是一个开放性社会和港口,欢迎任何公司来香港落户。他强调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例如透过人工智能点算一个海域的船只数量,效率比人手高很多。他续指,人工智能未来将不止是工具和产业,而是会跟生活各方面融合,“所以必须要用人工智能”。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廖雁雄摄)

如部门出现严重问题,或有迹象显示可能涉及部门首长,将设独立调查小组负责,由现有的“公务员叙用委员会”扩大职能处理,可邀外部专家参与。后果包括警告、谴责、不获增薪、降级、扣薪、勒令退休以至革职等。

新一份施政报告主题谈改革系民生发挥优势。(李家超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