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赴粤养老综援长者每月可获5000元 名额1000个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有一系列针对贫穷人士、长者、照顾者和复康人士的社福措施。其中,政府优化大湾区养老安排,年底前推出试验计划,资助选择赴粤养老的综援受助长者入住指定在粤安老院,提升生活质素。每名合资格长者每月可获5,000元资助,名额共1, 000个。

李家超到立法会宣读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廖雁雄摄)

扶贫措施:增设六个社区客厅

1. 通过香港赛马会的1,000万元拨款,丰富“共创明‘Teen’校友会”活动,为青少年提供融合香港潮流文化及中华传统艺术的培训和体验。向儿童发展基金注资1亿8,000万元,继续推行项目促进弱势社群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长远发展,并借镜“共创明‘Teen’计划”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各个项目元素,减少跨代贫穷。

2. 增设六个社区客厅,加上已推出的九个社区客厅,预计可惠及约7 000个“㓥房”户,服务超过140万人次。

3. 优化“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取消名额上限,扩大支援有需要的小学生和家长。

4. 推出“共建关爱社会资助计划”,推动支援公益事业的家族办公室提供资源,推行惠泽弱势社群的项目。

5. 以试行方式为离开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并符合资格领取在职家庭津贴的住户提供有时限现金奖励,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6. 于2026年中发表《香港精准扶贫工作成果报告》。

深水埗社区客厅。(何永贤Facebook)

长者措施:赴粤养老综援长者或可获5,000元资助

居家安老:

1. 将“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的总数增加4,000张至16,000张。

2. 新增三个长者邻舍中心,加强在地区为长者提供支援,预计每年可服务约3,000名长者。

3. 以试行方式把政府新建的福利项目设施出租,让服务营办机构有更大弹性提供不同资助模式的长者日间护理及支援服务。

4. 改善“离院长者综合支援计划”,为出院的有需要长者提供社会福利服务支援。

院舍照顾服务:

1. 增加约700个新建资助安老宿位。

2. 增加1,000张“长者院舍照顾服务劵”至总数7,000张。

3. 资助院舍合资格的现职保健员修读新设的护理保健师专业文凭课程,培育专属人才,推动业界发展。

优化大湾区养老安排:

1. 年底前推出试验计划,资助选择赴粤养老的综援受助长者入住指定在粤安老院,提升生活质素。每名合资格长者每月可获5,000元资助,名额共1, 000个。

2. 持续扩展“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由10月起,参加计划的内地安老院将由15家增至24家,覆盖城市由六个增至八个。

3. 年底前亦会推出为期两年的试行安排,分担参加“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香港长者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下须自付的部分医疗开支。

4. 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可携现金援助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定银行的帐户,方便香港长者在内地养老。

预留每年5亿元支援照顾者:

1. 政府已建立首阶段的支援照顾者数据平台,初步连结社署、医管局和房委会的数据,并会逐步连结更多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的数据,扩展支援照顾者数据平台。

2. 社署从医管局得悉高风险照顾者入院后,会安排人员主动接触他们的被照顾者,并按他们的需要提供紧急支援。

3. 整合房委会和社署的数据,识别较缺乏社区支援的高风险护老者、残疾人士照顾者和独老或双老住户,并调遣关爱队进行探访。

4. 继续推行“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 —— 支援长者及照顾者计划”三年,邀请关爱队主动关怀及探访相关的高风险家庭,并协助获关爱队转介的住户按需要安装及使用“平安钟”服务。

5. 为300户高风险住户安装智能意外侦测系统。

6. 继续推行“与照顾者同行”计划,并培训前线物业管理人员,为有需要的照顾者提供协助,为期三年。

7. 优化现有照顾者资讯网的AI聊天机械人功能。

复康人士:增加宿舍名额

1. 政府会与大学团队合作制订康复产品消费者指引,以电动轮椅、电动智慧病床和外骨骼机械人为试点,列明产品的基本技术和操作要求,协助长者、残疾人士及其照顾者选择合适的康复产品。

2. 政府会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士康复服务,增加80个私营残疾人士院舍买位计划宿位、220个特殊幼儿中心名额、100个展能中心及50个严重智障人士宿舍名额。

3. 政府2026年第二季起将逐步在专为严重及中度智障人士而设的宿舍提供一站式支援及照顾服务,并在附设展能中心/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的宿舍增加延展照顾名额。上述措施能腾出约700个日间康复服务名额,为居于社区的残疾人士提供日间训练,减轻照顾者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