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蔡若莲关注长期无执教老师质素 称引证书制度非不信任

撰文: 林子慰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附篇提到,政府拟修订《教育条例》,引入教师执业证书制度并定期更新要求。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9日)表示,增设新制度并非不信任教师(distrusting teachers),而是考虑到时代急速发展,教师需持续进修和与时并进,以回应社会期望。她表示,本港有16万位注册教师,当中有7万人是执业,当局现已提供不少在职培训,相信绝大部份在职老师符合要求,对他们影响轻微;至于长时间无执业的老师,若无更新知识技能,对学生和教育质素是不负责任。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则举例,如有注册教师离开教育界十年,若果重返教师岗位,“有冇脱节到?”,强调引入执业证书与教师注册制度无关,“绝对不是为难老师,而是为了保持老师专业水平。”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到,引入执业证书制度并定期更新要求。(资料图片)

在职老师符要求影响微 具体细节未透露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到,研究修订《教育条例》,引入执业证书制度和定期更新要求,以“完善教师注册机制”。

蔡若莲出席政策记者会时表示,留意到多数专业工种都有职业证书要求,而政府重视教师专业和操守,考虑到时代急速发展,认为教师需与时并进,保持专业水平,才能回应时代及社会期望。她续指,引入证书主要关于专业进修、教师操守,刑事犯罪有否申报等。

她又表示,现时提供不少专业培训给在职老师,亦设3年参加150小时持续专业发展活动指标,相信在职老师已符合要求。至于长时间无执业的老师,若无更新知识技能,对学生和教育质素是不负责任。至于措施细节,包括执业证书有效期,她称需待条例准备好后才公布。

新一份施政报告主题曝光,谈改革系民生发挥优势。(李家超FB)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资料图片)

陈国基:绝对不是为难老师

陈国基同样表示执业证书为确保教师专业水平,与注册制度无关。他举例一位持有注册证的教师,如十年未有教书,突然重返教育界,“有冇脱节到?”,或需先作进修达到水平,而引入执业证书旨在确保教师团队质素,强调非只针对长期无执业教师。

他又举例,部分教师注册时或没有人工智能知识要求,执业证书可使教师知识与时并进。他强调,“绝对不是为难老师,而是为了保持老师专业水平。”

蔡若莲表示,现时共有16万注册教师,有7万人在教育界任教。(资料图片)

16万教师 7万人执业

问及现时有多少教师“雪藏牌”(即持有注册证但现时并非教师),蔡若莲表示,现时共有16万注册教师,有7万人在教育界任教。蔡称, 不少教师注册证的持有者虽然未必执业,但或在其他岗位中辅助教育体系。她举例,教育局不少职员,包括她自己都持有教师注册证。

另外,是次引入执业证书制没有列入《施政报告》正文,而是刊在附篇。蔡若莲表示,该行为是整体考虑,“最紧要带到个Message(信息)出嚟”。陈国基补充,附篇是对报告正文的补充,同属《施政报告》。

问及为何新增执业证书制前没有咨询业界,蔡若莲解释检讨教师注册“终身制”并非新事,立法会曾多次提出有关议题,在引入条例前亦与教育业界多次商讨。

朱国强表示,教育局对前线教师有相当严格的培训要求,另设考核或培训,似乎并非必要。(资料图片)

朱国强:当局教师培训严格 另设考核或培训非必要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表示,教育局对前线教师有相当严格的培训要求,新教师在首3年内完成30小时的核心培训,以及参与不少于60小时的选修培训;在职教师每三年完成150小时的持续专业发展,亦有指定范畴课程。

朱国强表示,相信在职教师均积极进修,与时并进,既然现职教师已有进修要求,平时亦实践教学工作,而局方亦有定期的刑事记录查核,理应达成执业要求,另设考核或培训,似乎并非必要。

学校聘教师严格把关 若另行规范须全面咨询

至于持“雪藏牌”的教师,朱国强表示,在现时机制下,学校聘用教师有严格把关,除了要确保教师具备注册资格外,亦须要求应征者申报有没有刑事记录、教育局惩处,以至有否调查在身等,成功获聘后同样须接受上述培训。

对于“雪藏牌”是否另行规范、形式为何等细节,他认为,政府须全面咨询业界及周全考虑,因新安排有机会影响学校吸纳优秀人才任教,同时令到很多优秀教师,因为执业要求而未能服务社会,香港或许不再有校长做局长、教师做议员。

朱国强表示,期望社会讨论时,多肯定教师专业,亦要留意不同国家及地区做法,以至本港不同专业的执业制度各有异同,未必完全适用。

目前大学取录非本地生人数,相等于本地生人数的40%,施政报告提出将上限调高至50%。(夏家朗摄)

蔡:50%非本地生限额非目标 大学自行决定收生数目

新一份《施政报告》中亦提出,每所资助专上院校下学年(2026/27)起可取录占本地学额数目50%的非本地生。蔡若莲表示50%非本地生学额是上限,不是目标,大学可根据自身能力决定学生取录数目。问及50%是非本地生终极限额,未来会否提升,蔡表示会密切留意情况,需视乎宿舍配套、大学发展,以及建设“国际教育枢纽”的进度。

高中数理科推数字教育 料调整课程内容不改评估

就检视高中数理科目的课程设置,推动数字教育,蔡若莲表示,将综合AI(人工智能)调整课程组织、架构及学习内容,让学生可回应未来社会需要,甚至衔接大学课程,不会改变评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