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李家超承认土地成本高影响竞争力:政府处于两难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月19日)出席电台节目时承认香港土地成本高,形容政府处于两难,强调制订政策要符合现实并希望保持稳定,若剧烈变动,会带来不碓定性,令金融市场面对很大压力与风险。
李家超表示,成本问题影响香港的竞争力,政府会仔细研究如何降低,并会一步步小心处理。
市民促特首政策组研究如何处理高成本问题
李家超今早出席香港电台英文台节目,就刚发表的《施政报告》回答市民提问。有市民关注香港生活成本高,直指私家医生、屋宇管理及交通等费用高昂,导致不少人北上消费,询问李家超会否要求特首政策组研究改变法规,处理这个“非常严重及切身的问题”。
李家超:特订政策须符合现实 剧烈波动会带来不确定性
李家超回应称,政府处于两难,因为制订政策其中一个重点是要符合现实,而土地成本高的问题已持续多年,政府希望政策稳定,因为突然太高或太低都会带来不确定性,不止对业权人,亦令金融市场面对很大压力及风险。
李家超又提及劳工成本,强调输入外劳的目的是解决特定行业人手短缺的问题,绝非为了降低本地工人的工资水平。
增非本地生学额 李家超:不影响本地生
《施政报告》提出把资助专上院校招收自费非本地生学额由相当于本地学额40%增至50%。有市民指现时大学非本地生多数来自内地,询问政府如何令收生更多元化,并且确保不影响本地生的资源及机会。
李家超回应道,他希望尽可能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但这些工作需要大学去执行。他指出,本港有空间吸纳海外学生,特区政府主动接触外国外交官员及商会,吸引海外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留学。他又强调,非本地生来港读书要自费,政府资助本地生的1.5万个学额维持不变。
冀北都大学城与创科产业协同 成香港发展新引擎
《施政报告》设有专章讲述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李家超将新自领导北都发展委员会,而委员会下设三个小组,包括“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李家超表示,期望北都大学城与创科界及产业产生协同效应,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成为香港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