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布街落幕.图辑|西港城清场两年复修 布贩将不获回迁恐成历史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花布街落幕.图辑】90年代初,有“花布街”之称的中环永安街重建,部份布贩获安置到西港城。今年西港城将展开为期两年的维修工程,“花布街”布贩再度面临离别,并已于10月底最后限期交吉迁走,料翻新后不获安排回迁继续经营。记者采访了“利来呢绒行”陈先生和“祐昌疋头”区先生,以镜头纪录他们在西港城的最后岁月。
摄影:梁鹏威、夏家朗
西港城布贩区先生今年5月表示,土地发展公司(市建局前身)曾发出书面公告,写明在西港城安置部份布商,以便他们继续经营;他质疑市建局如今违反承诺,未有妥善安置布商。(梁鹏威摄)
“利来呢绒行”被誉为历史最悠久的布行之一, 83岁布贩陈申在店内贴出“痛心结业”的大字报,标明所有货品5折发售。(梁鹏威摄)
“利来呢绒行”所有货品5折发售。(梁鹏威摄)
“利来呢绒行”被誉为历史悠久的布行之一,负责人名叫陈申。不过陈申只是名字的三分之二,旧年代的人为贪方便,只用两个字称呼自己,这名字他一用便是六十多年,至今仍印在卡片上。(梁鹏威摄)
“利来呢绒行”被誉为历史最悠久的布行之一, 店内贴出多张写有“痛心结业”的大字报,标明所有货品5折发售。(梁鹏威摄)
距离西港城布贩的迁出期限尚余半个月,83岁布贩陈申展示店内仍有大批西装布料。(梁鹏威摄)
永安街重建后,利来呢绒行获安置到西港城一楼继续经营,布贩陈申仍然保存昔日用的裁缝专用木尺。而他使用的裁缝木台,正是初入行在布行留宿时睡过的台,原本有两张台,另一张已赠送予别人。(梁鹏威摄)
“利来呢绒行”的金漆招牌保存至今。(梁鹏威摄)
“利来呢绒行”的金漆招牌一直被货架遮掩,当日完成拍摄后,布贩陈申缓缓地推回货架。(梁鹏威摄)
西港城将展开为期两年的维修工程,一楼布贩须于10月底前迁走,记者于迁出期限前半个月前往采访,可见有7档布行仍在营业 。(夏家朗摄)
“祐昌疋头”布贩区先生向顾客分享布的知识。(夏家朗摄)
距离西港城布贩的迁出期限尚余半个月,“祐昌疋头”的布料上挂着写有“有缘再见”的纸张。
距离西港城布贩的迁出期限尚余半个月,区先生的布行仍有大量存货。花布看似杂乱地放在走廊,在区的眼中却是乱中有序,每个摆位都别有心思:“做嘢都要摆心机落去做,唔系求其队晒出嚟就算。譬如个客想要咩,你都要记住个摆位系边。”(梁鹏威摄)
区先生仍然保留永安街另一间布行的购物胶袋,当时电话号码只有6个字。(梁鹏威摄)
布贩区先生正在整理布料。(梁鹏威摄)
有中学生向区先生赠送的道别卡。(梁鹏威摄)
花布看似杂乱地放在走廊,在区先生的眼中却是乱中有序,每个摆位都别有心思。(梁鹏威摄)
满头花白的区先生说会退休。(梁鹏威摄)
今年西港城将展开为期两年的维修工程,要求布贩10月底前迁离,料翻新后不获安排继续经营。(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