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9868) L4自动驾驶领先 2026年盈利可期|彭伟新
小鹏汽车主要业务是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智能电动汽车,并专注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按2025年第二季度的市场资料,集团旗下的G6及G9分别占收入的24%及10%,成为集团主要收入的来源。而推动集团股价的主要亮点包括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17.3%,并且交付量创下10.3万辆的纪录,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在短期内,随著新车型如P7、G7及X9的推出,预计将进一步提升集团的销量。而集团透过与大众汽车的深度合作,亦有助拓展服务收入。另外,随著L4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及人形机器人的推出,将持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全球电动汽车(EV)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周期,随著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交通的需求增加,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市场预期随著技术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电动汽车的价格逐渐变得更具竞争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2025年以后,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预期会再显著提升,特别是在中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中。不过,行业也面临挑战,如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随著特斯拉及其他新兴品牌的竞争压力迫使传统汽车制造商加速转型,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至于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也将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因此,小鹏汽车仍然处于一个增长中但竞争仍然较大的市场中。
小鹏汽车的生存之道包括新车型推出、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及海外市场扩张,这些因素将支持其盈利能力的提升。近期,新款Mona M03和改款P7的上市被视为增长的关键推动力,这些新产品不仅吸引了新消费者,还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预计销量将显著增长,特别是在年轻消费者中反应热烈。新车型的设计和功能创新也改善了用户体验,促进了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此外,小鹏在自动驾驶和AI技术方面的进步被认为是其核心竞争优势。报告指出,L4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将提升车辆安全性和便利性,进一步吸引消费者。随著技术成熟,小鹏汽车在智能电动车市场中有望树立领先地位。
集团与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被视为拓展市场的关键因素。合作不仅能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能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上获得支持。报告中提到,这一合作有助于小鹏汽车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欧洲和东南亚等潜力市场。各券商认为,这种跨国合作将提升小鹏的市场竞争力,并加速其国际化进程。而随著产品线的多样化和技术的提升,小鹏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加强。特别是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随著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增加,小鹏汽车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报告强调,拓展海外市场不仅可以提高销量,还能进一步增强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
小鹏汽车以8月25日收市计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为25.84%,自今年3月21日至今年8月26日期间,股价录得12.93%的升幅,而在该段期间共录得148.64 亿港元的资金流入,当中大户占其中的134.83 亿港元,而散户则占当中的13.82 亿港元(见图1),加上大户对散户资金流比率为 9.8 比 1,反映大户投资者仍然在股价上拥有主导能力。同期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由年中最低水平2.08%开始回升,曾一度升上最高位19.35%,虽然其后回落至于8月26日当日的9.14%,但仍然见较强的动力,尤其是大户的资金流仍然处于全部时期最高位附近,反映投资者未有看淡股价前景。
小鹏汽车股价于2025年3月攀升至106港元高位后回落,9天RSI跌破70,触发连续下跌,失守20天线后低见60.60港元,跌幅约42%。其后股价反弹,重返20天线并企稳,逐步收复跌幅的38.2%及61.8%黄金比率反弹目标,预股后市可以继续上升,上望106港元,建议93.00港元水平买入,不过,股价一旦跌穿88港元,则要先行沽出止蚀。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