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 (6613) 从智能手机到电动车的多元化发展|彭伟新
蓝思科技的主要业务包括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及汽车等领域的玻璃及金属结构件,市场预期集团2025年的手机与电脑业务将占总收入的约72%,汽车业务约7%,智能穿戴及其他智能终端约15%。集团的亮点在于其在折叠屏及AI眼镜市场等前瞻布局,以及智能机器人业务的增长潜力。中期来看,蓝思科技将受益于新款智能手机的推出及市场需求回暖,短期内则因自动驾驶及电动车市场的扩张而增长。长期看,AI眼镜及XR显示器等新兴业务将成为未来的增长驱动力,随著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蓝思科技有望在这些领域持续扩张其市场份额。
蓝思科技的市场需求增长主要得益于折叠屏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的迅速普及,这一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强烈期待。随著技术的进步,折叠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蓝思科技凭借其在玻璃元件生产方面的技术积累,将能有效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此外,公司的汽车业务也显示出显著的增长潜力。随著电动车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蓝思科技已开始量产汽车玻璃,并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以捕捉这一市场的机会。这一转型不仅能够分散业务风险,还能充分利用电动车市场的快速扩张,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收入结构。
蓝思科技在国际市场的扩展为公司带来了更多增长机会。内地市场占比60%,而北美及欧洲市场则占30%,这使得公司能够依赖多元化的客户基础来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随著亚太区市场的增长,蓝思科技的国际业务布局将进一步加强其全球竞争力。同时,公司的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策略也是其成功的关键。蓝思科技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效率。这种策略使得公司的毛利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为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整体而言,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将助力蓝思科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前行。
市场预期蓝思科技可以受惠消费电子升级,其中大客户苹果公司将为集团带来强劲的订单增长,2025年全年营业额预期可以上升25.8%至879.5亿元人民币,至于2026年更可以升至1,060亿元人民币,同比再上升20.5%。2025年及2026年的预测每股盈利可以达到0.94元人民币及1.29元人民币,以现价计算,集团现时的历史市盈率约为31.3倍,而2025年预测市盈率则有30.1倍,股份的Beta为1.2,高于大市的市场风险。现时共有4名分析师对蓝思科技有进行调研覆盖,目标价预期为30港元垤38港元之间,至于中位数则为32.7港元,较现价仍然有接近两成的上升空间。
蓝思科技自2025年7月于香港上市以来,股价表现强劲,从低位18.30港元稳步上扬,呈现“一浪高于一浪”的上升形态,显示买盘支持强烈。股价最高触及33.94港元后进入调整阶段,近期出现回调,但仍未跌破关键的50天移动平均线(50天线)支持位。若以整个升浪总升幅(18.30港元至33.94港元)的50%回调目标计算,理论支持位应在26.00港元,与当前走势吻合。上日股价曾短暂跌穿50天线,但迅速反弹,显示该水平具强支撑力。虽然昨日股价再度回落,但未有进一步失守支持位,且继续企稳于26.00港元上方。此外,股价自2025年8月27日至9月19日的横行区间底部支持未被跌破,反映市场卖压有限。结合上述技术形态,股价短期内有望于26.00港元附近见底反弹,恢复上升动能。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