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制药(1530)利润率三级跳:授权收入引爆高毛利时代|彭伟新

撰文: 彭伟新
出版:更新:

三生制药 (1530) 是内地创新的生物制药公司,集团专注于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营销及销售,主要透过授权生产及销售生物相似药及创新药以赚取收入,涵盖肿瘤学、肾脏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商业模式为整合平台:内部研发(如CLF2双特异性抗体平台)结合外部合作(如与Pfizer的授权协议),并透过合同开发制造业务为其他药企提供服务,产生稳定现金流。三生制药的产品组合以 “成熟现金牛 + 创新增长引擎” 为核心,聚焦 肿瘤、肾病、自身免疫、皮肤科 四大领域,所有产品均由公司自研或授权,拥有中国独家或全球首创优势。

现时集团的产品中,TPIAO及EPIAO皆为成熟的产品,为集团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亦撑起整个研发的开支。另外,Mandi、Yisaipu及Cipterbin这几款产品,仍然处于增长期,有待市场的扩张及剂型升级,未来或会为集团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至于仍然在管线中的新药包括SSS06及SSGJ-707等,由于仍然在发展中,但部份药品已与其他药企签署全球授权,因此,有助集团扩大整体现金流的增幅。

三生制药(01530)于今年6月2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资金流状况。(图1)

三生制药于2023至2025年间展现出显著的利润率扩张路线,反映其商业模式由规模推动逐步转向高毛利创新药与授权收入主导的结构性升级。由2023年开始,集团毛利率为85.0%,受惠于TPIAO等成熟产品定价权稳固及CDMO业务毛利贡献,奠定高基线;至2024年,毛利率温和升至86.0%,主要得益于Mandi泡沫剂型上市后的产品组合优化,以及Cipterbin等生物相似药快速放量带动单位成本摊薄。进入2025年,毛利率进一步跃升至91.0%,核心催化剂在于与Pfizer签署的SSGJ-707全球授权协议一次性确认12.5亿美元前期款项,该笔低成本、高毛利的里程碑收入直接推升整体毛利结构,同时SSS06长效EPO获批上市后的溢价能力亦开始显现。

三生制药10月31日以 30.8 港元收市,全日上升 3.12 港元或 11.27%。集团过去5年的平均Beta值为 0.72,系统性风险低于大市。52周最高位曾见 36.8 港元,而最低位则曾见 5.47港元,以现价 30.8 港元计,三生制药的股价较 50 天线高出 2.23%,另外,现价亦较 200 天线高出 57.08%,反映近期股价回调已抵销了大部份前一段时间股价升得大急带来的回调压力,并有助股价短期重启升势。三生制药自今年6月2日至今年10月31日期间,股价录得62.45%的升幅,该期间共录得88.48 亿港元的资金流入,当中大户占其中的81.43 亿港元,而散户则占当中的7.04 亿港元。大户对散户资金流比率为 11.6 比 1,同期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最高曾升上16.99%;而最低曾经跌至-5.8%,至于10月31日当日则为10.58%。在资金持续流入的带动下,相信股价仍然有进一步的上升动力,投资者可以在30.00港元水平买入,市场现时共有11位分析师对三生制药进行调研覆盖,目标价范围由25港元至46港元之间,至于中位数则为37.57港元,较上周五的收市价计算,仍然有35.8%的上升空间。股价上周五升穿50天线阻力,只要股价未有失守28.60港元,可以继续持有,暂时以前顶36.10港元作为目标,失守28.60港元先行沽出止蚀。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