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料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车交付目标 惟明年挑战大 毛利率或降
小米(1810)公布截至9月底季度业绩,期内经调整净利录得113.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0.9%。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本季度经营收益为7亿元。第三季度,共交付108,796辆新车,创历史新高。
公司总裁卢伟冰表示,预计本周之内即可完成年初所定的35万辆车的目标,料今年第四季的情况仍然平稳,但2026年就会具挑战,尤其是毛利率或将较今年有所下滑。
料2026年汽车毛利率不及今年
卢伟冰解释称,首先行业整体面临购置税等补贴的大幅下降,其次,电动车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玩家非常多,因此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才会有所收敛,因此明年仍存压力。
该分部第三季毛利率录得25.5%,按季微降,卢伟冰认为属于正常波动。但结合上述因素,2026年的毛利率或将不及今年。
出海进度方面,卢伟冰仍然沿用早先时间表,预计2027年先出海欧洲。他表示,已经前往德国多城市进行调研,当地对于小米的品牌已经有所了解,并赞许同业的比亚迪(1211)、小鹏(9868)等已在当地表现不错。
手机成本压力明年或更甚 不排除加价应战
智能手机方面,卢伟冰承认下半年的手机成本压力,较上半年大幅增长,包括国补的退坡,以及行业大盘基本面的下行,均会造成影响。展望明年,其认为明年的压力还会加剧,此种成本上升属于较长期的周期。
不过公司总体仍然保持积极进取的策略,且小米早先具有多轮周期性的经验。但卢伟冰解释,应对的策略当然不排除是部分上涨零售价,但更希望能从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
对于今年9月发布的小米17系列,卢伟冰表示突破200万销量的速度,较上一代更快。他形容称,小米 17 Pro Max是双11唯一能够对抗iPhone的产品。
家电领域不打价格战 四分之一研发投入予AI
针对大家电等业务,卢伟冰也表示,尽管行业竞争激励,但小米不会主动打价格战,也不会盲目跟进价格战。
AI方面,卢伟冰指出,小米已经发布了语言、语音、多模态大模型,今年研发开支已经有235亿元,当中大约四分之一就是投入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