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中国不是日韩 特朗普必须三思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如果没有韩国釜山的“习特会”,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本周的亚洲行程,可以说是一场巨大的单边胜利。

据特朗普政府宣布,这趟亚洲行期间,美国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达成了正式贸易协议,并与泰国和越南签署了框架性协议。根据协议,这些东南亚国家将降低美国汽车、农产品等商品的关税和监管壁垒,又承诺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采购,并在关键矿产、科技监管等领域做出让步;其中马来西亚还承诺未来10年在美国投资700亿美元。礼尚往来,美国将对这些国家的部分商品豁免关税,但整体关税税率仍维持在19%至20%。用一个空洞的说辞,豁免一个无中生有的关税,换来这么多的实质利益——这绝对称得上是特朗普的胜利。

在日本和韩国,特朗普更是风头出尽。根据特朗普宣称与日本高市早苗政府达成的协议,日本不仅将向美国关键产业投资5,500亿美元,并确保美国可以从中获取高达90%的利润,预计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日本还将向美国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高市早苗接待特朗普时的柔媚姿态,更是让特朗普大为受用。而作为交换,特朗普只是承诺将原定25%的对日关税税率下调至15%。到了韩国,特朗普政府也受到了李在明总统最隆重的欢迎,并且得到了韩国将于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愿意帮助美国恢复造船业等承诺,而他个人甚至获得一顶黄金皇冠模型和最高荣誉勋章。

一趟访问下来,特朗普政府没有花一分钱,就获得了数千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达成这么多明显有利于美国的协议。尽管那些投资未必都能落地,甚至可能随着几年后美国政府的更迭而不了了之,但至少就当下而言,在气势和舆论上,无论对特朗普还是对美国,不能不说是丰硕的成果。一些向来对特朗普不客气的美国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他此行的成果。

然而,特朗普的光芒,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之后,意外地熄灭了。

10月30日中午,100分钟的“习特会”结束后,特朗普坐上专机“空军一号”飞返美国。当中国媒体还在静候上级指示,编辑们小心翼翼讨论如何用词才能最恰当定义中美这场会晤的成果时,美国媒体和资本市场已经给特朗普在这场会晤中的表现给予了明确定性。

《纽约时报》先提出“习特会”谁是赢家的疑问,然后直截了当得出结论:“中国运用筹码赢得关键让步。”《纽时》在相关评论文章中说,当习近平结束与特朗普的会晤后走出会场时,展现出一种自信的气度——那是一个领导着与美国同等强大国家的领袖才会拥有的自信,一种能够塑造任何协议条款的自信。文章解释,习近平通过利用中国在稀土方面近乎垄断的地位以及其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能力,成功让华盛顿降低关税、暂停对中国船只的港口费用、推迟出口管制。《纽时》还引述专家指出,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不可避免地占据上风,成功引导特朗普政府玩起了“打地鼠”游戏;而中国最大的胜利可能在于,美国今后在对中国实施新措施前会三思而行。尽管特朗普宣称自己为农民和企业争取了胜利,因为中国同意购买大豆并暂缓限制稀土出口,但这实际上只是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国际资本市场也对“习特会”给出了最直接的反应——美股集体低开,道指跌0.4%,标普500指数跌0.5%;欧股多数低开,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4%,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下跌约0.5%;只有和中国经贸关系紧密的德国,DAX指数逆势上涨了0.2%。资本市场的涨跌起伏固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市场受消息影响在第一时间给出的“膝跳式反应”,往往能够准确反应出资本对不同消息的第一印象。

为什么美国媒体及国际市场会有这种反应?中美会谈也不尽然都是美国在让步,实质上是中美各退一步,达成了为其一年的暂时“停火”协议。比如,美国通过部分减免芬太尼关税,换得中方调整了针对美方的关税反制措施;美国通过暂停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换得中方暂停稀土出口管制规则;美方通过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换得中方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并且进一步确认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愿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而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这些共识的达成,不仅对中国有利,对美国受影响的产业也明显有利,算是一种“双赢”。但为什么媒体却认为是特朗普做出了关键让步,连在资本市场也那么不讨喜?

原因有二。其一,相对于在其它国家赤裸裸的强夺豪取,特朗普在中国碰了一颗大钉子。原本想从实力地位出发,用敲诈其它国家的方式敲诈中国,结果根本行不通。因为美国施加的任何制裁措施,都会遭到中国同等力度的回击。只有谈判协商,才能获得对等交易。其二,自本轮贸易战爆发以来,特朗普来势汹汹,曾多次将对中国关税措施提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但是几番互动下来,中国丝毫没有让步,特朗普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以对等关税为例,通过双边谈判,最终特朗普政府还将芬太尼关税撤销了10%,双方的总关税水平相对于本轮关税战之前的水平不升反降,回到45%至47%。

所以,尽管中美元首会晤是双赢的结果,但从“美国挑起冲突——中国回击——中美同步撤回到原点”的行为逻辑看,也可以说是美国在“败退”。用中国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锋的话来说:“在特朗普发动贸易和关税战之后,中国是唯一一个与美国针锋相对的国家。”而中国最大的胜利可能在于,美国今后在对中国实施新措施前会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