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高市早苗 所有人都要看到中国统一的决心

撰文: 01主笔室
出版:更新: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若台海发生冲突对日本构成‘危机事态’,日本可能派遣自卫队武力介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一番敏感言论,给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带来了海啸般的剧烈冲击。连日来,中国驻日使馆、外交部、中国官媒和军方等对高市早苗进行严词痛批,烈度持续升级。各种迹象都现实,中国对日方的警告,包括“玩火者必自焚”、“迎头痛击”等等,绝非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做好了实质准备。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中国的反应如此强烈?

中国外交部将日方潜在可能的军事介入行动定性为“侵略行为”,先对高市早苗连发三问:日方领导人有关言论到底想向“台独”势力发出何种信号?是否企图挑战中方核心利益、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究竟想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随后又进一步连发四问:今天日本首相再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究竟是何居心?是否要重蹈军国主义覆辙?是否要再次同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为敌?是否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

在外交部连番追问同时,中共官媒《人民日报》也于11月14日在要闻版刊发评论〈绝不容忍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线挑衅〉指出,高市此论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鼓吹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用心极其险恶、性质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

《新华社》也刊登专栏文章〈什么样的“毒土”,长什么样的“毒苗”〉怒批高市早苗涉台露骨言论。文章直指日本历史修正主义“毒土”、对台殖民情结“毒土”、军国主义幽灵“毒土”、错误对华认知“毒土”等四大“毒土”长出了高市早苗这样的“毒苗”。《中央电视台》也刊发时评〈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称倘若高市早苗死不悔改、执意一条路走到黑,必将遭受到“迎头痛击”,必将把日本推向万劫不复境地!《解放军报》的警告则更直接,称一旦开始玩火,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官方与媒体严词讨伐的同时,文旅部发了赴日旅游警报。日本进口影片暂缓上映。中国海警也恢复在钓鱼岛的巡航行动。11月16日,中国海警发表声明:“中国海警1307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民间普遍解读这是“中日关系因台湾议题紧张之际”的“针对性”行动。

此外,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11月17日至19日,每日0时到24时,解放军将在黄海中部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11月11日,据日本海上自卫队消息,中国海军三艘军舰在鹿儿岛县附近海域东进,穿越大隅海峡进入太平洋。这些军事或准军事行动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各种迹象都显示,中国对日方的警告,诸如“必须深刻反省历史罪责,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挑衅越线的错误言行,不要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玩火者必自焚”、“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等,绝非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已经做好实质准备。

为什么中方反应如此强烈?除了高市刻意在中日高层会面后搞事,外交上特别无礼,总结起来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高市早苗的言论特别具有挑衅性,触及了中国最敏感的主权与历史神经,涉入了中国最核心利益。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也是给中国带来最深重历史灾难的国家。尽管一般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但广义来说,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中日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日本在此期间对中国烧杀掠夺,获得最多战争赔款,侵占了中国半壁江山,仅在狭义的抗战期间就造成超过3,500万名中国人丧命。台湾就是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日本通过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后殖民占领。

对中国犯下如此严重罪行,又挨过美国两颗原子弹的日本,理应牢记历史教训、彻底清算军国主义思想,避免悲剧重演,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深怀愧疚之心。但是因为战后复杂的国家格局演变,日本一直没能摒弃军国主义思想,导致出现了不少高市早苗这样对于日本侵略历史有着错误认知的右翼支持者。战后数十年来,这些政客不仅对历史毫无悔意,反而屡屡挑战中国底线,把那段对邻国造成深重灾难的侵略历史视为民族高光时刻,把甲级战犯视为国家英雄入祀祭奠。

尤其对台湾,右翼觊觎之心不死。在安倍晋三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基础上,高市早苗进一步表示若“台湾有事”会派自卫队介入。在特朗普政府都已经对所谓“保卫台湾”兴致缺缺,避免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情况下,高市早苗作为作为一个曾发动过全面侵华战争,且殖民统治过台湾的战败国的首相,竟如此赤裸裸对中国发出军事威胁,涉入中国最核心利益,试图吓阻中国完成国家统一,中国焉能不气愤至极?

二是中国要通过严厉回击日本,震慑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同时遏制其它国家再介入台湾问题的冲动,防止在台湾问题上出现“破窗效应”。

中国的统一大业已经进入快车道,中国大陆已经完全掌握台海局面的主动权。什么时候统一,以什么方式完成统一,决定权都在中国大陆手上。面对日益临近的统一压力,在台湾执政、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当局难免失措。从蔡英文开始,民进党当局就一面加紧勾连外部势力,一面在岛内加速“去中国化”,试图“倚美谋独”、“倚武谋独”。尤其赖清德上任后,提出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全面加强军事准备,甚至推动台湾与大陆在经济上逐步脱钩,并且加快融入美国主导的西方体系,试图通过成为美日等国的附庸以维持现状,继而对抗统一、推进台独。

而一些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和台独往来亲密。比如,有些国家通过在台湾问题上表态向中国外交施压;有些国家不远万里把军舰开到台湾海峡展现姿态,向台独发出错误信号;有的国家议会通过否定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反华提案,纵容议员政要访台,或邀请台湾高官进行官方访问;有的国家在多边国际场合为台独发声,希望推动台湾加入一些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这些把台湾当作介入工具的噪音和行为,和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相呼应,给中国大陆推进完成国家统一造成一定阻力。

如果中国还是一个经济上贫穷,军事与科技上落后的国家,统一还遥遥无期,对这些外部干涉可能还不会有太大反应。但是当统一开始提上日程,这些可能阻碍完成统一的因素就不能不给予最充分重视了,所以必须及时给出严厉回击。

对中国大陆来说,不管美国日本,还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亦或是其它与台独勾连的外部势力,都阻挡不了推进完成统一的大势,都影响不了推进完成同样的决心。然而,如何减少推进完成统一的成本,减少在统一过程中的噪音和阻力,是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议题。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恰好就是在中国大陆正发力推进完成统一的过程中,以自不量力的方式为中国大陆提供了一个展现决心的箭靶。中国的回击也让台独和包括美日在内所有试图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统一的外部势力,看到了推进完成统一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