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错了 该克制和降温的是日本

撰文: 01主笔室
出版:更新: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上周三(11月19日)在彭博论坛上,被问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引发的中日关系紧张等问题时,他回应指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已经与日本“搁置历史,向前迈进”,“希望中国也持相同态度”,“以更克制的方式”处理与日本的矛盾,从而为地区局势降温。作为在大国夹缝当中艰难生存的小国,新加坡向来与中日两国保持友好,但黄循财这番看似中立劝和的言论,内在逻辑却是错得非常离谱,完全忽视日本不但不敢正视战争罪责、而且从未停止篡改历史的态度。我们敢问黄循财:中日恩怨的根源,倒底是中国不放下历史,还是日本不承认侵略?

事实上,回顾战后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就会发现,每当日本政府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和歉意,中国都愿意放下历史,向前看,以克制方式处理对日矛盾,并且展现友好姿态。

1972年9月25日,随着美国对待中国态度变得温和,刚刚上任日本首相两个月的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经过四次会谈,终于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也愿意“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随后近20年,两国关系进入战后的“蜜月期”。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士发表二战结束50周年纪念谈话,首次在政府层面使用“殖民统治”、“侵略”等表述,为日本所犯下的错误历史由衷致歉,并通过内阁决议确立为官方立场。对此,中国始终给予高度的肯定和尊重;时至村山富市于2025年10月17日去世时,国家主席习近平还致唁电,形容“村山先生是日本富有正义感的政治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又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维护双边关系政治基础,携手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

与上述两个案例相反的是,每当中日关系遇到挑战,几乎无一不是由日本在侵略和历史问题上的恶劣态度所引发的——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把钓鱼台“国有化”等等,不断地在中国人的伤口上洒盐。尽管如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始终顾全大局,在官方明确表态和民间反日声势过后就会偃旗息鼓。可惜,中国的克制,不但没有换来日本的反省,反而让极右翼势力得寸进尺,从未停止挑衅中国的行径。

今年9月3日,中国在首都北京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但日方竟然透过外交渠道呼吁各国政要杯葛中方活动,因为“过度聚焦历史”,希望“避免中国主导的历史认识在国际社会广大传播”。这种背离历史正义的态度,本来就该遭到任何秉持公平正义信念的国家和人士的谴责,但没想到,竟然会在向来向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平衡外交的新加坡新一代领导人的公开发言当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回响”。

二战过后,日本在美国扶持之下一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确实慷慨为很多国家提供开发援助,包括很多曾被日本军国主义残暴侵害的东南亚国家,看似是在用一种隐晦的方式为战争承担罪责。然而,日本内部主流并未真正认识侵略错误,他们将1945年8月15日的“投降”称为“终战”而非“战败”,将日军的纳粹行径美化为“解放亚洲,共同繁荣”的必要之恶,将罪无可赦的甲级战犯供奉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将承认战争罪恶的历史叙事贬低为“自虐史观”......对外却展现一副“爱护和平”、“强调人文”的面孔。

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当然可以基于不同考虑选择“搁置历史”,而中国也有权选择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定捍卫历史正义。

新加坡向来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态度”,自然清楚中国对于台湾问题的重视和领土统一的决心。如今高市早苗竟然以日本首相身份、在日本国会宣称,一旦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那么日本就可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湾战事。这不但暴露日本政客对中国崛起的敌视态度,而且赤裸裸地显现了他们对于台湾的觊觎,甚至是军国主义的擡头。将心比己,若是马来西亚以某种理由否定新加坡的独立,甚至暗示有意动武“收回主权”,试问再冷静的新加坡,还可以保持克制、淡定以对吗?

中国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日本《共同社》于11月15日和16日进行的一项全国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在高市以“台湾有事论”引发中日关系空前紧张之后,她的内阁支持率达到69.9%,比10月份调查增加了5.5个百分点。至于高市指“台湾有事”可能构成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一说,“赞成”和“倾向于赞成”的受访者占比为48.8%,“反对”的则占44.2%。对于高市提出增加防卫费以强化防卫力的方针,也有60.4%的受访者表示“赞成”,34.7%的受访者表示“反对”。这无疑反映日本集体意识的核心——无论他们表面如何“反战”,但极右翼的“被害者”史观已经成功占据不少人的思想。

侵略者、施暴者如此,反倒要被侵略者、受害人克制降温,这是哪门子道理?

黄循财没有评价高市言论的对错,而是以“话已出口,无法收回”进行回避。但是,最近刚好发生一件“话虽出口,可以收回”的小事——上周二(10月18日)举行亚洲杯外围赛,新加坡队战胜香港队后,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理部长梁振伟在更衣室与新加坡队庆祝时形容香港球迷及球员像“白痴”,引发轩然大波;幸而,梁振伟及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致歉”和“收回言论”,又透过电邮向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表示歉意。事件因而告一段落,没有进一步影响香港和新加坡在文体方面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