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巴交付量50年首超波音:航空安全个案、新冠疫情成取胜关键?
波音737系列客机自1960年代问世以来,长期担纲全球航空公司窄体客机的主力机型。然而,随著空中巴士于10月7日向沙特阿拉伯廉航“纳斯航空”交付最新一架A320neo客机,A320系列的累计交付量已达到12,260架,成为有史以来交付量最高的商用客机,不仅超越了波音长期保持的纪录,也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空中巴士是如何逐步崛起,与波音共同形成客机制造业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又是如何稳步发展,最终从“绿叶”蜕变为“红花”?
本月初,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巴士(Airbus)宣布,A320家族累计交付量已超过波音737,成为史上交付量最多的客机。这一里程碑反映出窄体机市场长期的激烈竞争:过去逾50年,空巴与波音在此一最激烈的细分市场持续角力,双方合计已交付逾25,000架窄体客机。
事实上,空巴不单已在年度交付总量上领先,并通过瞄准廉价航空市场与扩张全球产能,逐步巩固市场地位。最新的资料还显示,该公司正将生产线扩展至美国、中国等地以满足需求。
逾半世纪的“后来居上”
空中巴士在1969年由来自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四国的制造商联合成立,旨在打破美国制造商在商业航空市场上的垄断。当时波音刚刚推出全球首款宽体客机747,而空中巴士仅在成立的第四年就推出世界上第一架双引擎宽体客机A300作为回应,引发轰动,也为后续研发窄体客机A320奠定基础。
初代A320于1984年推出,并在80年代末正式投入使用,凭借更宽的机身以及过硬的质素,为业界带来新选择。
空中巴士当年的成功,代表着全球两大飞机制造商之间竞争正式打响。自1988年以来,A320的投入使用让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特别是因为其率先采用了“线传飞控”电子控制技术(Fly-by-wire)技术。尽管一度遭遇工会与部分航空公司的抵制,但最终成为行业标准,推动机型的广泛接受。
(编按:波音737系列客机共分为四代机型,包括经典机型的737-300、-400、-500;新世代机型的737 NG,即737-600、-700、-800、-900;最早期的737-100与737-200;还有737MAX中的737 MAX7、-MAX 8、-MAX 9、-MAX 10。空中巴士的A320系列客机共分两系列,主要包括经典机型A320中的A318、A319、A320、A321机型;还有改进机型A320neo中的A319neo, A320neo, A321neo。)
空中巴士凭借著持续的创新和与航空公司的紧密合作,逐步缩小与波音737的差距。另一个转折点在于2016年推出的A320neo系列飞机,大幅节省燃油并提升了航程,加速全球机队的交付。
时至今日,空巴和波音凭借长期稳定的表现,赢得业界的信赖,以至于凭借超高市占率,进一步坐稳“双寡头”地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它们的“王牌机型”——A320系列与737系列的交付与订单数量上。2020年至2023年间,两款机型的交付与订单量持续成长,但整体而言,A320系列的表现均优于737系列。
安全个案领先对手波音?
另一边厢,波音737失去其王者地位的原因,部分是由于波音最近面临的问题。自2018年和2019年737 Max发生过两宗致命事故后,波音的交付量便大幅减少。
波音承认在关于飞行稳定系统MCAS的重要性上误导了监管机构,并因此遭到罚款25亿美元(约194亿港元)。去年,阿拉斯加航空一架737 Max在飞行途中掉下了一个舱门,调查发现该飞机在离开波音工厂时缺少关键螺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其后对波音的737 Max生产进行限制,波音目前正在努力获得增加生产限额的许可。
根据航空安全网络(Aviation Safety Network)统计,近五年来,A320系列平均每年发生12宗航空安全意外,而波音737系列则为20宗,A320系列的年均发生意外个案的数量约为波音的六成。另一个有用的参考数字是,A320经典机型迄今共发生180宗航空安全个案,包括38宗机身损毁空难,共造成1490人身亡。
虽然航空业通常以“每百万航班致命事故率”(Fatal Accident Rate)作为安全指标,但公众仍可从上述统计中略窥两款机型的安全表现。
另外,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今年8月发布的年度安全报告中提出预警:去年全球航班起降量超过3700万架次,各国通报的航空安全事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涉及人员伤亡或重大财物损失的安全意外个案,发生率为每百万架次2.56宗,较前一年的1.87宗上升36.8%。
当波音公司在737 MAX项目的安全和认证问题上苦苦挣扎之际,空巴已抓住稳定的生产机会,并掌握了各家航空公司日益增长的需求:即寻求可靠性和更低的营运成本。单是去年,空巴就交付了766架飞机,是波音的两倍多。
疫情后航空业恢复遇阻或成关键
有分析指出,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全球飞机升降数量在2020年骤减,飞机制造商也因需求原因减产。尽管近年旅游需求的带动下,飞机需求有所反弹,但因经验丰富劳工的流失与供应链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能恢复至疫情前的高峰。这为图表中两家公司在去年与今年的前9个月,交付量与订单均不如早年水准,作出一定解释。
在此背景下,空巴在窄体客机领域表现更为稳定,不仅拿到较波音更多的订单,交付量也优于波音,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声誉。反观波音,则因一系列航空安全事件而处境艰难。例如737 MAX机型自2019年3月因重大空难全球停飞,加上近年不时传出涉及波音飞机的航空事故,使公众对其安全表现再度产生疑虑。此外,由中国生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也开始吸引市场关注,或在未来对市场竞争带来一定影响。
然而,订单量高也并不代表一切。例如,积压订单(Backlog)这种生产压力,便对空巴的产能与出场质素的把控构成挑战。
截至去年,空巴的积压订单已超过8600架,远高于波音的5595架,如何有效消化订单将成为其未来营运的关键课题。
无论如何,随着新兴竞争者加上与更严格的技术要求,空巴与波音两大制造商都在评估未来机型发展。尽管预计会有新机推出,空巴与波音在布拉格国际运输飞机贸易协会(ISTAT)大会上均指出,短期内无意立即启动新机开发,拟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取得更大突破后再作决策。
至于空巴的领先优势可以维持多久、波音能否反败为胜、中国商飞的C919又能否加入竞争等,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