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见底回升 工商因何落后?移走压在商业地产身上的两座大山!

撰文: 蔡志忠
出版:更新:

美联储局如预期周三宣布连续第二次减息0.25厘,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至4%,符合市场预期,香港主要银行也跟随减息8分之1厘。美国当局表示将于12月1日起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

不过,主席鲍威尔表示,通胀短期仍有上行压力,就业面临下行风险,目前面临的局面颇具挑战。他强调,联储局并未就12月会议政策走向作出决定,是否再次减息未有定论。由此可见,鲍威尔是强硬的高息主义者,今天全球几乎所有经济国家都处于低息环境,世界各国货币在不断减息下大幅贬值,而美联储仍然坚持走高息强美元路线,的确让外界感到匪夷所思。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美联储在现今水平减一半利率,回到几年前的2厘左右,对美国整体经济会是利多于弊。利率降至2厘并非真正大幅下降,原因是此利率仍然高于其他经济国家,美国的通胀不会大幅提升,低息反而可舒缓有恶化趋势的失业率,提振国内经济和刺激低迷消费。几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都经历大贬值,美国却一直奉行强美元政策,究竟鲍威尔因何一直要坚持高利率?外界有人形容,这是鲍威尔非常愚蠢和自私的行为,为了帮助美联储银行赚取巨额息差,完全不理会传统行业的死活、商业物业的沉重负债、以及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还好,估计他的任期只能到明年5月份。

鲍威尔高息政策 利小我损大众

的确,鲍威尔奉行的高息措施,可以让联储银行每笔贷款的收益率大幅提升,银行整体的利润因而显著增加,使美国银行在过去几年的高息时代透过这种利率差,获得了高达1万亿美元的巨大财富收入。然而这只是小部分金融机构有所得益,大多数美国民众和各种传统产业,却因高息环境加重了生活和营商的负担,这种“利小我损大众”的自私行为,不但损害了美国本土的利益,也累及香港经济发展。众所周知,香港是外向型经济体,中小企业占整体市场9成以上,传统行业如地产旅游零售饮食等,受制于联系汇率,引致长期也处于高息环境,这就让一众中小企业变得负债累累,商业地产更是因为借贷过重而面临重大风险。

不知道读者是否明白,银行对于工商物业和住宅物业的按揭申请是采取不同态度的。工商物业不容易获得银行按揭,即使获批,大多数的按揭成数极低,且均以同业拆息(Hibor)加1.5厘左右计算,由于Hibor长期在3-5厘左右,供楼利率便在4.5厘至6.5厘之间,对于工商物业的业主来说相当吃力;而在住宅方面,供楼利率是以最优惠利率(俗称P)计算,目前市场供楼利率一般是P-1.75厘,即等于3.25厘,也可以选择固定利率,如汇丰银行就推出定息贷款计划,首3年或5年的按揭可以做到锁定利率低至2.73厘。

当Hibor下跌至2厘 商业地产的春天来临

各位可以看得出,工商物业的融资成本比住宅高出近倍。过去几年,许多工商物业持份者出现财困,是因为供楼负担沉重,收取的租金又大跌3成以上,加上过去几年楼价急跌,银行进行Call Loan等,在受到多重夹击之下,工商物业市场可谓雪上加霜。终于等到减息周期来临,供楼利率开始下调,住宅楼市直接受惠,“供平过租”个案陆续出现,在大量资金流入之下,楼价从上半年跌1.41%,到今天回升了3.11%。笔者认为,籍著住宅市场销情报捷,工商市场也将开始见底,而这个U型的底部需要打造多久,似乎美国减息速度,更重要的是Hibor何时能回到正轨。

如何移走压在工商物业身上的两座大山?首先讲讲供楼利率,顽固的鲍威尔经过实施多年的高息政策,最终接受现实开始逐步减息,当有一天Hibor回到2厘以下的时候,超跌的工商物业就会开始反弹;其次是供应过剩问题,如被形容为最严峻的甲厦市场,空置率高达17%左右,何时才能消化这些交吉单位?

以笔者的认知,甲级写字楼从来都是高空置率的,在经济蓬勃的2015至2019年,香港甲厦的空置率录到8%至10%。要返回当年的兴旺时代并非不可能,港府已停卖商业用地,容许写字楼更改为学生宿舍等等,都对工商市场带来利好因素。今天港岛核心区甲厦的空置率在12%左右,其价格暴跌了5至7成,显得非常吸引,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期已有不少财团在进行大手租赁和购买,只需要消化多几个百分点,工商市场的春天就会来临。

【财经专栏】蔡志忠|亚洲地产创办人、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荣誉会长

从事地产行业近38年,拥有丰富的工商舖投资经验。集团旗下企业包括财务、饮食、百货商店、超市、迷你仓、共享工作间等等,业务多元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