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 Pro Max充电时自燃 机主称梦中被焦味熏醒 苹果回应
近日,来自黑龙江牡丹江的左先生向陆媒反映,他今年1月在某网购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以8871.65元人民币的价格为在北京的儿子购买了一部iPhone 16 Pro Max手机。然而,该手机在正常充电时意外自燃。据苹果官方回应,事件非产品质量问题,也非人为原因,并未具体说明起火原因。目前,左先生的维权之路陷入僵局。
据左先生的儿子描述,8月27日早上7时,他在梦中被刺鼻的焦煳味惊醒,发现手机底部冒烟,充电口及连接的数据线都有明显的烧灼痕迹。随后,他联系了苹果官方客服,并根据指引提交了资料,于9月7日将手机寄往上海进行检测。然而,之后长时间没有收到苹果的回应,最终在父亲多次联系后,才于10月26日获得了苹果的回复。
根据左先生提供的录音,苹果方面声称检测结果显示“非产品质量问题”,也没有说过是人为原因,但并未具体说明起火原因,也没提供书面检测报告。左先生对此表示无法理解,认为既然不是个人问题,也不属于产品的质量问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苹果未能给出明确解释后,左先生转向销售平台求助。最初,平台要求他将手机寄回进行检测,但在协调将手机从苹果直接转寄至检测点后,平台却表示无法自行检测,需以苹果的结论为准。“我把手机寄给苹果,苹果不给我事故原因,寄给网购平台,检测又回到了苹果。消费者维权咋就这么难!”左先生感到困惑。
事故的核心问题在于起火原因的认定。左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手机本体并未受损,但充电口附近的橡胶材质明显烧化。周二(18日),陆媒联络了几位苹果使用者,他们反映虽然有时会遇到充电线漏电的情况,但从未见过手机自燃的案例。还有用户提到,苹果原装充电线的充电端口处通常会有电镀铭文,但如果没有铭文,则可能不是原装线。
然而,左先生提供的照片显示,著火位置正好与充电线上的“电镀铭文”重合,无法判断是否具备铭文。他强调,该充电线是原装的,并在将手机送检时一同寄出。他认为,如果这条充电线不是原装,苹果完全可以明确告诉他,但现在对方却不告知著火的原因。
针对“原装充电线应有铭文”的疑问,陆媒拜访了苹果授权专卖店。店员表示,铭文并不是判断原装的唯一标准,因为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可能会存在差异。经初步判断,左先生的充电线材外观与原装线一致。
周三(19日),陆媒联系苹果客服,对方根据手机序列号确认了购买信息,但客服系统中却并未查找到此次事故的报告记录。对于事件本身及故障原因,客服并未给出明确回应。
截至目前,左先生的手机虽能开机,但充电口无法正常使用,已经无法正常充电。他表示,这部手机现在成了个烫手山芋,真没想到花钱买来的却成了烦恼。他并未要求苹果赔偿,只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和合理的解决方案,不过目前的状况让他非常失望。
目前,他已经向苹果中国总部的消费者热线反映了此事,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