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议员纷支持 经民联“打90几分” 民建联:续争取租置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月17日)发表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的《施政报告》,立法会多个政党与议员反应正面。民建联指李家超提出的推动经济与民生措施与民建联主张相符,会全力支持;经民联主席则其建议有九成获接纳,会为施政报告“打90几分”; 新民党亦形容今次《施政报告》既照顾市民需要,亦有促进长远经济转型的举措。
民建联支持部门首长负责制:有助提升管治效能
李家超今日在《施政报告》提出设立“部门首长责任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民建联主席陈克勤表示,推出部门首长责任制属务实措施之一,有助增加施政问责,提升管治效能。民建联又认为,政府提出打击黑工及推动精神健康,均回应了社会诉求。不过,民建联极力主张重推公屋租置计划却最终落空,陈克勤称会继续争取。
《施政报告》一大重点是加速发展北部都会区,一直关注此议题的民建联主席刘国勋对相关篇章内容表示支持。对于李家超提出成立由特首新自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刘国勋指北都发展需要有督导、有明确分工及带领的人物,他又认同就北都发展设立专属法例,乐见政府采纳其意见。
经民联用16字评价 称九成建议被接纳
经民联以“应对挑战 投变革新 投资未来 加强信心”评价今年的《施政报告》。经民联主席卢伟国表示,《施政报告》聚焦经济和民生,与经民联的理念相当一致,而且经民联提出的建议有九成被接纳,所以会为施政报告“打90几分”。
身兼行政会议成员的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表示,施政报告提及将还息不还本安排延长一年,并将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底下八成担保产品的申请再延长两年,是中小企的及时雨。该党另一梁美芬则表示,放宽非本地自资大学生比例至50%,有助吸引“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优才。
自由党欢迎延长担保计划:让中小企舒一口气
自由党主席邵家辉亦欢迎《施政报告》将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八成担保产品的申请期延长两年,及将还息不还本安排再延长一年,以及豁免小贩、食物等牌照首次签发或续期费用, 认为可让中小企舒一口气。自由党亦欢迎施政报告提出大力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的方向。
工联会:简化行政流程助减市民“办事跑断腿”困扰
工联会形容,今次施政报告体现“施政为民生、治理趋完善、优势更巩固、未来尤可期”。会长吴秋北表示,期待《施政报告》提出的机制落实后,政府能更精准地回应劳工群体在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诉求,让治理效能真正转化为市民的获得感。
吴秋北又指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可有效解决政府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问题,使市民的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而报告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增强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借助科技简化行政流程,可以减少市民“办事跑断腿、等待时间过长”的困扰。
侍应生及厨师本地招聘延长 劳联:若就业恶化应再果断应对
劳联欢迎《施政报告》对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下的侍应生及初级厨师本地招聘时间增加至六星期,比例则以同一职位计算,相信此举有助保障本地工人就业机会。但它同时指出,若行业就业情况持续恶化,政府应果断推出应对措施,包括输入外劳暂缓机制。
劳联又肯定政府以立法形式加强平台工作者工伤保障,但强调仍必须就其独立工作者身份、退休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立法。
林新强肯定“首长责任制”:特首有决心、气魄
法律界立法会议员林新强表示,非常满意新一份《施政报告》,指是特区政府多年来,首次明确指示律政司担负起“专责推广香港法律服务,协同其他专业服务”的工作,以及研究是否需要修订《仲裁条例》。他指,这改变了以往180多年来港府对法律行业发展的政策。
林新强又肯定《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有利香港法律界发展的政策,包括国际调解院和培训国际法律人才、加大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
他亦强调,十分支持“部门首长责任制”,形容特首李家超“有决心和气魄”,有关改革将有效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
周文港冀加快收地 把大学城打造成北都“标杆”
“G19”立法会议员周文港形容今次《施政报告》具“敢于破局,勇于创新”风格。他特别指出,《施政报告》宣布再放宽“八大”录取非本地生限额至额外5成及预留商业用地兴建学生宿舍,有利于吸纳优秀人才,促进教研进步及创造服务需求,促进经济多元化,也有助弘扬香港教育优势,彰显国际地位。
发展北都方面,周文港期望,特区政府透过体制创新、拆墙松绑,以及精简行政程序等方式,加快收地进度,让3批大学城土地(即洪水桥、牛潭尾、新界北新市镇)能够更早投入使用,将大学城打造为“标杆”项目,带动北都整体发展。期待特区政府稍后提供更多细节。
姚柏良:“教育+旅游”是亮点 助发展留学香港品牌
同属“G19”的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指,《施政报告》吸纳了业界不少意见,推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扩航空版图、开拓新客源、以及打造新体验等,提升香港作为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为促进旅游业稳步复苏注入更大动力。
他特别提及,“教育+旅游”是今次《施政报告》一个亮点,认为要发挥“留学香港”品牌,首先要发展“游学香港”品牌,让更多海内外青少年可透过来港游学,了解香港教育制度和生活环境,对吸引他们未来选择来港留学,发挥正面作用。
陈绍雄:设北都发展委员会及专项法例 展现加快发展决心
立法会“C15+”群组召集人陈绍雄表示,《施政报告》提出成立由特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并为加快北都发展订立专项法例,可见特首希望加快发展北都的决心,期望有良好的结果。他又表示,乐见特首推出“部门首长责任制”,将部门首长承担部门主体责任的机制系统化、制度化,并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强化部门首长的责任担当,以及采纳其建议推进建设具竞争力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黄锦辉欢迎产业人才交流计划:助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身兼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的“C15+”议员黄锦辉欢迎《施政报告》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组”,相信此举有助推动人工智能落地。他又指出,《施政报告》的“产业人才交流计划”,有望助力达成其多次呼吁将北都大学城建成“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的目标。他建议政府可邀请有规模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企业参与,以达校企双赢。
梁文广促选定更多屋邨进行重建 全面提升居住环境
“C15+”及“A4联盟”议员梁文广欢迎《施政报告》提出开展旧屋邨重建研究,他促请政府加快脚步,尽快选定更多屋邨进行重建,包括石硖尾邨等,全面提升屋邨的居住环境。他亦欢迎政府将居屋的绿白表比例调整至5:5,协助更多公屋居民循房屋阶梯向上流动,加快公屋单位流转。他建议政府未来持续协助公屋居民,包括推出“公屋富户储蓄计划”,将居民每月缴交的额外租金储起,将来用作购买资助出售房屋的首付,进一步完善房屋阶梯。
杨永杰赞政府处理楼宇渗水“老大难”问题
另一“C15+”及“A4联盟”议员杨永杰形容今次《施政报告》务实进取,在楼宇渗水、房屋、市区重建、旅游、宠物友善等政策展现“言必行、行必果”的决心,尤其是肯落水入场处理楼宇渗水这个老大难问题,值得支持和肯定。
他又对《施政报告》提出的房屋政策措施表示支持,包括增加绿置居及居屋单位供应量、增加“白居二”配额、提升大单位比例、推出“长者业主楼换楼计划”、放宽新出售单位的转让限制年期由15年降低至10年等措施。他认为,这些措施有助重建房屋阶梯,提高市民向上流的动力,重燃市民的置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