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干鲍媲美黄金!一颗鲍鱼熟成3年 500年独有的“溏心”秘密
民间素有“一口鲍鱼一口金”的说法,鲍鱼自明清时期便被誉为“海产八珍”之首,其尊贵地位不言而喻。鲍鱼大致可分为鲜鲍、罐头鲍及干鲍三类,其中又以干鲍最为上品。市面上,一罐罐头鲍鱼或仅需数十元,但顶级干鲍却往往有钱也难买到。干鲍的非凡身价,甚至吸引名人将其收藏视为投资。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赋予了干鲍如此非凡的价值?
“世界三大名鲍”日本全上榜 索价22万的海味之首
位居四大海味——“鲍、参、翅、肚”之首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珍贵名菜。鲍鱼之中,又以干鲍最为矜贵,其主要产地遍布日本、中国大陆、南非及澳大利亚。其中,来自日本的网鲍、吉品鲍和禾麻鲍,因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制作技术,而享有“世界三大名鲍”之美誉,是干鲍中的极致珍品。
干鲍等级通常以“头”数来衡量,“头”代表每斤的干鲍数量,即头数越少,鲍鱼的体积越大,价值就越高,市面上较常见到头数多的干鲍,大部分从八头、十头、二十头起。而最顶级的“两头鲍”则因稀有,而有“有钱难买两头鲍”之说。例如,一斤二头的野生干网鲍,其拍卖价曾高达二十二万港币;而一斤五头的日本干网鲍,索价也近九万五港币。
传承500年干鲍制作技术 日本独有的“溏心”
日本干鲍之所以价值不菲,核心秘密就在于其独有的“溏心”——鲍鱼经烹煮后,中心呈现晶莹软糯的独特口感。要做到只只有溏心,则要仰赖世代相传、炉火纯青的晒制技艺。
相传日本自江户时代(1603年)起就已经出产干鲍,更曾进贡给明末清初之中国皇帝,这项独门秘技已经传承逾五百年,其技术更是日本匠人家族世代严守,绝不外传。因此其他产地的干鲍,即便品质再好,也难以企及这种独一无二的“溏心”鲍鱼。时至今日,大部分过百年历史的日本干鲍生产商,仍然保留著古法制作技艺,并主要集中在北海道、青森县、千叶县等地。
天然风干3个月熟成3年 干鲍比鲜鲍营养多6倍
干鲍制作过程繁复,在新鲜捕获后需要先除壳清洗,然后用盐渍24小时,其后洗净再烹煮。之后进行的炭火烘焙是最重要的过程,要减少水分,又要保留“溏心”,时间及火候,全凭师傅经验。
经过炭火烘焙后,鲍鱼需要被穿起,利用天然海风风干3个月。天然风干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既要确保适度的日晒以防腐,又要避免长时间曝晒影响品质,更要确保晒得均匀。风干完成后,再由匠人根据大小和品级分类,最终需经历约三年的熟成,才能成就一颗顶级干鲍。
由于干鲍是以新鲜鲍鱼自然风干而成,过程中不添加防腐剂,因此其营养价值得以最大程度保留。有研究指出,干鲍比起鲜鲍,有多出六倍的蛋白质及矿物质含量,此外,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胺基酸和鲍素,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助于调理身体及补充体力。
“旧水鲍鱼”如醇酒随时间升华 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一颗顶级干鲍,从捕捞、风干到熟成,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时间,其价值早已远超金钱本身。干鲍不只是一道珍贵海味,更是一件值得被收藏的艺术品。
收藏干鲍,只要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便可以妥善保存。放置在玻璃或者陶罐内两至三个月,更可以养成“旧水鲍鱼”,纤维收缩,风味更佳,如同醇酒般的过程让干鲍的价值与口感随时间更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