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十招周三立法会二读 50团体联合呼吁立法会尽快通过草案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俗称“控烟十招”的《2025年控烟法例(修订)条例草案》今日(10日)将在立法会恢复二读。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昨日(9日)联同逾50个医学、教育、社福、妇女会、街坊福利会、青少年服务界、科技工商界及地区团体联合呼吁立法会以保障公众健康为首要考虑,尽快通过草案。

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联同各界代表,呼吁立法会以保障公众健康为首要考虑,尽快通过《2025年控烟法例(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提供)

汤修齐:条例草案是本港控烟工作关键一步

委员会主席汤修齐指,本港近年控烟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烟草仍然是可预防疾病及死亡的主因之一;现时立法会正审议的条例草案,是本港控烟工作的关键一步,必须尽快通过以保障公众健康,并尽快实施中长期措施。

委员会副主席陈志球则指,本港的控烟工作进展已经减慢、落后其他先进地区,而不少商界人士,包括饮食业亦支持条例草案。在立法会接获的意见书当中,超过30份来自多个商业和专业界别的团体和人士支持,足以反映控烟和经济并非背道而驰。

委员会与逾50个机构联署支持立法会尽快通过加强控烟法例。(委员会提供)

教育界代表张勇邦:年轻人吸烟一个亦嫌多

多位教育界代表在会上分享了校园面临的挑战。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名誉主席张勇邦指,纵使香港吸烟率逐年降低,吸烟产品充斥不同新奇口味和包装造型,对学童的引诱仍然不绝。他表示,年轻人吸烟,一个亦嫌多,因此教育界必定支持加强控措施,以提供无烟健康环境,让学童远离烟害。

胸肺基金会主席:吸烟是主要的可预防死因

吸烟是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二大风险因素,亦是主要的可预防死因,包括香港的首位致命癌症—肺癌。香港胸肺基金会主席苏洁莹指,吸烟问题加剧本地医疗系统承载力挑战。从医疗经济学角度,透过立法促使更多吸烟人士戒烟,避免健康风险,比只为应付吸烟相关疾病投入大量社会资源更明智,及符合公共利益。

家长组织代表亦反映作为家长,非常忧虑烟草产品对子女的诱惑力,指加强控烟法例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保护下一代健康的必要举措。

委员会促政府尽快禁止另类烟吸食器、禁止边行边吸烟

委员会指,建设无烟香港,就是为下一代建构健康未来。他们呼吁立法会议员聆听专业及社会各界的声音,尽快通过条例草案,切实保护大众健康。此外,委员会亦表示希望政府尽快实施禁另类烟机,以及中长期控烟措施,包括禁止边行边吸烟、推行“无烟世代”政策等,循序渐进地推动本港控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