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发现中草药配方 四星期改善抑郁、焦虑及睡眠问题
今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健康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现今生活节奏急促,不少人受情绪低落、焦虑及睡眠质素欠佳困扰。香港浸会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中草药配方DEP-2306可于短短四星期内,有效改善“症状不足型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s with Insufficient Symptoms, DEIS)患者的相关症状。结果显示,中医药在应对精神健康问题上,具有发挥重要角色的潜力。
DEIS是一种轻度精神健康问题,患者持续两星期出现抑郁情绪,并有至少一项其他主要抑郁症状,例如睡眠障碍、疲劳、专注力和记忆力下降。有报告指出,全球多达约11%的人口患有DEIS,对生活质素造成负面影响。
成分包括郁金、白芍、浮小麦和刺五加
在浸大中医药学院临床部研究助理教授余炬成,以及协理副校长(临床中医药)兼中医药学院临床部讲座教授卞兆祥的带领下,浸大早前就DEP-2306对DEIS成年患者的效用进行研究。 而DEP-2306的主要成分包括郁金、白芍、浮小麦和刺五加,能够“疏肝”以缓解抑郁、“宁神”以改善睡眠质素和减低焦虑,并“益气”以纾缓疲劳。
研究团队分析了67名18至65岁本地DEIS患者的临床数据。他们于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受4星期DEP-2306治疗及评估。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相关睡眠及精神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例如,抑郁严重程度指数平均从11.8显著下降至6.7;焦虑水平指数量度)平均从10.6降至6.0;睡眠质量指数平均由10.3改善至7.9。约4成参加者抑郁病情缓解,症状显著减轻。有关研究结果已于学术期刊《Stress and Health》发表。
卞兆祥表示,研究结果显示,该中药配方具有以全人治疗理念应对精神健康挑战的潜力。有轻度抑郁症状的患者,可能因为常规的心理或药物治疗服务不足,以及社会标签的问题,无法或不愿寻求治疗。这项研究为DEIS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安全、及时且社会标签较少的替代治疗方案,有助社会应对精神健康这个迫切的公共卫生挑战。
赛马会杏林“心”间计划正应用协助相关患者
在赛马会杏林“心”间计划下,研究团队的成果现正应用于帮助受失眠、焦虑和忧郁等常见精神健康问题困扰的患者。该计划的目标是为5,000名患有睡眠障碍和常见精神障碍的成年人,提供免费的中医治疗和辅导服务。
余炬成表示,团队致力推动中医药在精神健康护理方面的应用,令社会上更多人受惠,并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及国际化。该计划将于2026年6月结束,研究团队会继续收集临床数据,以支持将来有关DEP-2306临床应用的研究。
但团队提醒,受睡眠及精神问题困扰的人士应咨询合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士,切勿自行服用在是项研究中使用的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