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与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签署备忘录 合作培育人才推动产业发展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为加速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发展,香港中文大学与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周一(10月20日)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确立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携手在教育及项目上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是次合作旨在结合中大的卓越科研实力与联盟的产业网络,为香港发展低空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巩固香港在创新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大与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香港低空经济发展。备忘录由立法会议员、联盟创会主席葛珮帆议员(前排左)与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前排右)代表签署。(中大图片)

共同开发和推广课程与认证体系

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整合资源,共同开发和推广先进的培训课程与认证体系,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发展平台。合作重点包括:强化教育合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培养人才;鼓励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推动低空技术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共同举办研讨会、讲座及参观,加强学术界与业界交流协作。

备忘录由立法会议员、联盟创会主席葛珮帆,以及与中大校长卢煜明代表签署,标志著“政、产、学、研、投”合作迈向新里程,共同推动香港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先行者”与“示范区”。

中大与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香港低空经济发展。(中大图片)

卢煜明:商学院拟明年推航空管理硕士课程

卢煜明指出,低空经济是香港创科发展的新蓝海,亦是推动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大多个学系的学者长期专注于无人机技术的综合研究,包括地面、水底及空中监测、空间科学、卫星应用及其他地面操作等领域,特别聚焦于密闭空间操作所需的软硬件技术及感测器应用。

他又称,在教育方面,中大近年与中大(深圳)合办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商学院亦计划于明年推出一门航空管理硕士课程,均涵盖低空经济相关内容。大学将持续推动低空经济的研究与教育,透过跨学科合作,整合工程、商业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资源,开展创新研究,并增设更多相关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同时善用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葛珮帆表示,低空经济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大在飞行器硬件、人工智能及物流优化等领域拥有顶尖的专家团队和科研实力,期望透过这次合作,能将产业需求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共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为大湾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动能,并助力香港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成为国际创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