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联盟与物管联会签合作备忘 葛珮帆:无人机助楼宇维护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为推动低空经济在香港形成切实的经济效益,建设低空经济生态圈,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周三(8日)与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旨在发展双方成为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并透过达成多项核心目标,助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动大湾区低空经济领域在物管及设施管理的创新应用场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图为2025年10月8日,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与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主办方提供图片)
图为2025年10月8日,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与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主办方提供图片)

立法会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功能界别议员、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创会会长谢伟铨表示,低空经济在物管行业上有巨大潜力,业界及从业员透过善用无人机等新科技,可以令服务更多元化及更切合业务需求,期望透过今次签署合作备忘录能加强两界的相互合作和优势互补。

立法会议员、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葛珮帆指出,香港近年正全速发展低空经济,业界及政府正紧密合作,推动低空经济的研发制造、飞行服务保障到应用场景运营等发展。在众多场景中,她认为在本地建筑、物业管理及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且技术成熟,内地实践经验丰富,可以尽早由测试阶段迈向商业营运。

图为2025年10月8日,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与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立法会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功能界别议员、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创会会长谢伟铨出席。(主办方提供图片)
图为2025年10月8日,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与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立法会议员、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葛珮帆出席。(主办方提供图片)

从清洗外墙到检测 降低风险并优化成本

她举例指,勘察楼宇外墙及建筑物方面,屋宇署已应用无人机协助相关工作,亦有企业提出应用无人机清洗外墙的场景,并已成为低空经济监管沙盒的试验项目。传统模式楼宇检测需要为整栋大厦搭建棚架,耗时超过1个月至数月,成本高达7位数字以上。

相比下,使用配备红外线及声波工具的低空无人机,只需1至2日便可完成检测并生成AI分析报告,亦能够更加精准发现外墙渗水、混凝土松脱等情况。低空无人机同时可将建筑检查与维护,从“高风险人工作业”到“无人诊断”,助提升建筑工地效率、降低风险并优化成本。

葛珮帆期望透过签署合作备忘录,能深化双方产业合作,将本港低空经济结合物业及设施管理的经验变成最佳模范,进一步推展至大湾区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