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AI模型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三高患者10年内复发风险达七成
“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在香港非常普遍,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护理学院利用人工智能(AI)驱动风险评估模型,发现带有“三高”因子的患者,10年内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整体风险达70%,而且不同风险因素组合对复发风险的影响各有不同。该模型有助医护人员预测患者风险水平,可望制定更精准的个人化治疗策略,从而减少复发风险,减轻医疗系统压力。
港大护理学院发表该项大型研究的中期报告,利用AI风险评估模型P-CARDIAC分析,发现带有“三高”因子的患者,10年内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整体风险达70%。若同时具有三项异常,10年内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增至73%。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仅合并高血压与高血脂,患者的风险同样高达73%。
研究由护理学院助理教授徐诗铃领导,她表示,上述研究成果具重要启示,标志著AI在医学界的重要应用价值,建议本港公私营医疗系统尽快采用P-CARDIAC,协助临床医护人员预测患者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水平。
“三高”心脑血管患者Biu(化名)今年年初心脏病发,需即时接受“通波仔”手术。这次病发后,他担心会复发,经常感到焦虑不安。他希望,如有风险预测工具作为参考,将能更清晰规划健康目标,让自己及所珍重的家人也感到安心。
有助医生评估及制定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内分泌及糖尿科专科医生吕德威指出,目前为病人进行评估时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传统风险评估工具大多数基于国外数据。利用本地数据配合AI而制定的精准风险评估模型,有助医生评估及制定治疗方案,向患者传递风险管理讯息。
目前,研究在全港6间公立医院进行,包括玛丽医院、伊利沙伯医院、广华医院、玛嘉烈医院、屯门医院及博爱医院,以进一步验证P-CARDIAC在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方面的有效性,及扩大P-CARDIAC 在制定精准治疗方案上的应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并在上述医院的心脏科、内科或内分泌科求诊的患者均可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