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服医生处方药后亡 医委会曾终结调查 投诉6年两称稍后回复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医委会昨日(28日)处理2009年黎远建出生后怀疑医疗事故聆讯,因秘书处没合理解释拖延处理15年对被告不公,决定终止研讯。协助家属的社区组织协会今日(29日)指还跟进两宗类似个案,其中一宗涉及医生2016年上门为病人诊症及处方药物茶苯海明,病人服用后短时间没有呼吸,送院死亡。病人儿女2016年向医委会投诉,医委会2019年接纳涉事医生解释,终结纪律行动。

死因裁判庭同年裁定死因与药物茶苯海明的副作用有关,更批评涉事医生“非诚实可靠的证人”。病人子女2021年再向医委会投诉,同年获回应指“稍后作出回复”。去年去信查询进度,再次获得相同回应。换言之,由2019年首次投诉至今长达6年,案件仍然没有下文,聆讯无期。

社区组织协会跟进3宗个案,涉及向医委会投诉多年迟迟未聆讯。其中一宗涉及医生2016年上门为病人诊症及处方药物茶苯海明,病人服用后短时间没有呼吸,送院死亡。(郑子峰摄)
死因庭2019年审理案件。死者女儿江芝娴称医生上门看其母赖来香,医生离开约两分钟后,其母已断气。(资料图片/李慧娜摄)
医生司徒敬豪2016年上门为7旬妇人诊症及处方药物,离开不久病人断气死亡。2019年死因为认为医生并非诚实可靠证人,又认为其处方药物令死者呼吸困难。(资料图片/李慧娜摄)

一对内地夫妇2009年来港于浸信会医院产子,儿子出生3日后癫痫,因脑膜炎致脑瘫及四肢残障。夫妇2010年向医委会投诉涉事医生,事隔15年昨日(28日)终展开研讯,惟研讯小组基于秘书处未能解释案件拖延的原因,最终决定终止研讯,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死者家属投诉医生处方药物茶苯海明致病人死亡

社区组织协会今日(29日)发表两宗医委会拖延处理投诉的相关个案,其中一宗由投诉至今长达6年。2016年3月23日,75岁病人赖来香便秘后肚痛,医生司徒敬豪上门诊症及处方茶苯海明等药物。医生离开及病人服用药物后,短时间内没有呼吸,送院后死亡。

2019年医委会接纳涉事医生解释 终结纪律行动

死者姓江的子女2016年4月28日向医委会投诉涉事医生专业失当,导致其母亲死亡。直至2019年2月28日,医委会初步侦讯委员会接纳涉事医生的解释,终结纪律行动。

死因庭指药物加剧呼吸困难致死

不过在2019年7月16日至19日的死因研讯中,裁判官结案裁决为“死因不明”,认为可能与涉事医生处方的药物止呕针茶苯海明有关。由于该药副作用为收缩气管,导致病人原本已呼吸困难的情况更为严重,最终因此死亡。

死者赖来香儿子江海洪曾到医务委员会投诉,但被拒绝。在死因庭2019年作出裁决后,他们再到医委会投诉。(资料图片/李慧娜摄)

裁判官批医生非诚实可靠 吁家属向医委会申诉

研讯期间揭发医生报告上有多项错处,包括患者英文名、性别、诊症日期等。裁判官曾质疑他:“点解咁简单嘅报告都咁多错。”又问:“究竟你系睇紧边个?”更直言:“做医生要负责任架嘛。”

裁决官于裁决时批评涉事医生“非诚实可靠的证人”,同时提及其他专家证人对他作出的医疗判断的质疑。由于死因庭的权限,裁判官建议家属向相关部门,即医委会申诉。

医委会研讯小组10月29日开庭处理2009年黎远建出生后怀疑医疗事故案件,最终决定终止研讯,事件引起社会关注。(资料图片 / 欧嘉乐摄)

2021年3月再投诉 医委会两度回应“稍后作出回复”

2021年3月10日,死者子女江氏取得法庭誊本后,经分析后再向医委会投诉,同年3月19日医委会回应“稍后作出回复”。案件一直悬而未决3年,至2024年7月23日,江氏再去信查询进度,医委会相隔3个月才在同年10月24日再回应“稍后作出回复”,至今仍未有进展。

社区组织协会跟进3宗个案,涉及向医委会投诉多年迟迟未聆讯。其中一宗涉及医生2016年上门为病人诊症及处方药物茶苯海明,病人服用后短时间没有呼吸,送院死亡。(郑子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