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首9个月3万宗涉款56.4亿 骗徒骑劫WhatsApp帐户呃走1.45亿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警方表示,骗案数字自2019年连续6年录得升幅,不过近年升幅逐步回落。今年首9个月录得32,142宗骗案,涉款56.4亿元,警方已拘捕4,552人,他们涉嫌干犯诈骗或洗黑钱相关罪行。警方今年首9个月就1,124宗骗案,拦截15.7亿元骗款,同比升27%。

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叶云龙表示,今年最大一宗骗案涉及一宗WhatsApp帐户骑劫案,涉款1.45亿。骗徒假冒一间公司职员,并利用深伪技术模仿其声线,向受害人发放语音讯息,指示其将虚拟资产转入另一个电子钱包。

(左起)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警司林焯豪、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叶云龙、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法规及打击清洗黑钱)陈景宏、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助理总监(规管)湛兆仁讲解今年首九个月诈骗案情况。(警方提供)

警务处副处长叶云龙:骗徒“紧握社会脉搏”调整骗案手法

今年首9个月录得32,142宗骗案,与去年同期几乎一样,涉款56.4亿元,同比少7.7亿元或12%。其中即时通讯软件帐户骑劫案及钓鱼骗案,分别录得47.2%及51.2%跌幅。不过,部份骗案录得升幅。网上购物骗案是连续两年占比最多的骗案,今年录9,569宗,同比升13.8%。值得注意是,网上求职骗案升幅最为显著,比去年同期升40.3%。

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叶云龙说,骗案数字仍然保持高位,又形容骗徒“紧握社会脉搏”,调整骗案手法,举例说启德接连举行大型活动,骗案数字相应增加;至于求职骗案大多为“刷单骗案”,意指骗徒诱骗受害人购物以催谷销量,声称稍后会发放购物金额及佣金,惟收款后逃之夭夭。

今年首9个月录得32,142宗骗案,涉款56.4亿。个案宗数与去年相若,惟损失金额同比下跌12%。(警方提供)

骗徒WhatsApp监察受害人对话 用深伪技术模仿声线指示转虚拟资产

叶云龙提及今年最大一宗骗案涉及1.45亿元,是发生于1月的一宗Whatsapp帐户骑劫案。骗徒持续监察受害人帐户的对话,犯案时假冒一间公司职员,并利用深伪技术模仿其声线,向受害人发放语音讯息,指示其将虚拟资产转入另一个电子钱包。他又表示,警方今年首9个月已拘捕4,552人,涉嫌干犯诈骗或洗黑钱相关罪行。叶云龙指,目标年底骗案宗数较去年下跌。

随着虚拟资产兴起,警方成立“虚拟资产情报工作组”,由持牌虚拟资产服务供应商、监管机构等共同组成,工作组已于今年9月召开首次正式会议,并将定期开会,推动情报共享与加密货币止付程序优化等。

(左起)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警司林焯豪、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叶云龙、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法规及打击清洗黑钱)陈景宏、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助理总监(规管)湛兆仁讲解今年首九个月诈骗案情况。(任葆颖摄)

今年拦截15.7亿元骗款 叶云龙:止付系统运作更成熟

今年首9个月骗案的损失金额呈下跌,叶云龙分析指,不排除银行的止付系统运作更成熟,惟具体原因仍有待分析。叶云龙指,警方今年首9个月就1,124宗骗案,拦截15.7亿元骗款,同比升27%。银行通常在一小时内回应警方的止付要求,另有逾九成银行可在2小时内完成处理。此外,他指今年共冻结3.4亿元的加密货币,涉931宗案,同比升两倍,可见止付工作有成效。

今年4月起,警方开放更多“防骗视伏器”数据予银行及储值卡支付工具营办商,业界将监察被标示为可疑的户口交易,当发现可疑交易时,可即时提醒潜在受害人或寻求警方协助。截至9月底,已有16间金融机构参与试行计划,提前发现可疑傀儡户口或怀疑受骗市民,目标年底覆盖28间零售银行及5间主要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见另稿)

(左起)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警司林焯豪、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叶云龙、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法规及打击清洗黑钱)陈景宏、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助理总监(规管)湛兆仁讲解今年首九个月诈骗案情况。(任葆颖摄)

警方升级“防骗视伏App”

为了预防骗案,警方表示将升级“防骗视伏App”,其中会新增举报种类,当市民收到怀疑诈骗短讯,可在“举报”功能内上传短讯画面截图,并贴上可疑的电话号码或连结。举报平台亦将引入AI分析引擎,判断风险后会自动纳入资料库,若核实为诈骗网站,其标注警示颜色为红色“高危有伏”。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警司林焯豪称,以往警方以人手核实诈骗网站需时1至2小时,应用人工智能后,10分钟内即可核实。

通讯办至今停7,800个本地电话服务

另外,通讯办于2022年9月牵头成立专责工作小组,与警方及主要电讯商打击诈骗电话和短讯。截至今年9月,通讯办共停止超过 7,800个本地电话号码的电讯服务及封锁超过逾7.7万个诈骗网站。

另外,自推出实名登记制以来,截至今年9月,约530万张电话储值卡被拒绝登记,另外有约371万张被取消登记。政府计划进一步完善实名登记制,目标明年向立法会提交相关法例修订建议。具体建议措施包括将个人用户可登记电话储值卡的数量上限,由现时每人可向每间电讯商最多登记10张大幅减少至3张;将在没有合法权限或没有合理因由/辩解下不当使用他人登记的电话智能卡的行为刑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