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学校收费一览|消委会4年接百投诉 涉教车师傅侮辱、不足钟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消委会/选择月刊/学车/补钟/驾驶学校/棍van】“一二一二只脚啊,几时轮到只手啊!”一众“学神”都会联想到学车时被师傅边闹边教过程。消委会今日(17日)表示,自2022年起,接到过百宗主要与服务质素及合约内容相关,包括导师态度恶劣、出言侮辱,亦有投诉人不满实际上课钟数比订明时数低。

消委会今日(17日)出版新一期《选择》月刊。(洪戬昊摄)
消委会发现,本港11间驾驶学校提供的私家车及轻型货车套餐课程,均未达运输署建议的驾驶学习时数。(消委会提供)

消委会今日出版新一期《选择》月刊。该会今年九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了解驾驶者对其学车经历及课程安排的意见,共获324份回复。调查发现,逾3成受访者表示在通过路试前接受超过30小时驾驶训练;普遍意见认为25至40小时较为合适,整体与运输署建议的30小时相符。

在费用方面,超过95%受访者表示考取驾驶执照的总开支超过1万元。不少人指出,课程宣传价格未有包括运输署收费及租车费等杂项,令总收费欠缺透明度。

驾驶课程投诉包括导师态度恶劣、出言侮辱、改期困难等

另一方面,消委会自2022年起,共接获过百宗有关驾驶课程相关的投诉,主要与服务质素及合约内容相关,包括导师态度恶劣、出言侮辱、改期困难、退款政策不清晰及可上课时段不足。

不满无故提早下课 接送及场地轮候时间亦计算在上课钟数内

此外,亦有投诉人不满实际上课钟数低于已支付之时数,原因包括导师无故提早下课,接送及场地轮候时间亦被计算在内等。消委会又指,九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亦有受访者分享类似情况。

消委会发现,本港11间驾驶学校提供的私家车及轻型货车套餐课程,均未达运输署建议的驾驶学习时数。(资料图片)
消委会发现,本港11间驾驶学校提供的私家车及轻型货车套餐课程,均未达运输署建议的驾驶学习时数。(资料图片)

消委会又提醒消费者,报读驾驶学校课程前应留意以下事项:

- 应确认所选机构/人士为运输署认可的指定驾驶学校或持有有效执照私人驾驶教师,亦必须确认相关机构/驾驶教师符合资格教授所学习的车辆种类,可参阅运输署网页以获取指定学校和驾驶教师的资料

- 预算学车开支时,应确保所选课程涵盖足够的驾驶实习时数,消费者可参考运输署建议的 30 小时作为基准;需留意学车所需的整体费用受多项因素影响,包括课程所涵盖的驾驶实习时数、套餐基本收费、补钟收费及其他杂项支出,否则实际开支或会超出原定预算

- 杂费方面,应特别留意租车费、运输署收费(如“路票”及“学牌”)及代办手续费等是否另行收取,亦应了解如需更改上课时间或中途退学时的安排及收费;部分驾驶学校未有在网站清楚列明所有收费项目,建议主动查询,避免预算与实际支出出现落差

- 可透过网上平台或亲友口碑了解驾驶学校的教学质素、导师表现及服务安排,作为选择课程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