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少年时》Stephen Graham发起运动 邀全球父亲为儿子写信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混沌少年时/Netflix/Adolescence/青少年文化/书】Netflix现象级剧集《混沌少年时》(Adolescence)以其令人窒息的写实笔触,深刻揭示了当代青少年在网络文化、有毒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与家庭疏离中所面临的困境,不仅在全球创下惊人收视纪录,更横扫艾美奖,将主演暨主创Stephen Graham推上影帝宝座。

《混沌少年时》监制编剧兼男主角Stephen Graham,于第77届艾美奖夺得“迷你剧、选集或电影奖”视帝!(视觉中国)

然而,对Graham而言,剧集的成功并非终点。近日,他宣布发起一项名为“给儿子的信”(Letters to Our Sons)的全球写作计划,邀请全球父亲提笔,为儿子写一封信,共同探讨“何谓男人”。

父子间“比以往更严重的脱节”

(《混沌少年时》电视剧照)

《混沌少年时》讲述一名13岁男孩被控谋杀女同学后,整个家庭陷入风暴的故事。剧集赤裸地呈现了网络仇女文化(Incel Culture)如何渗透青少年社群,以及父子之间因缺乏沟通而导致的悲剧。Stephen Graham在剧中饰演心碎又困惑的父亲Eddie,其精湛演出触动了全球无数观众。

+11

剧集播出后,Graham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父亲们的回响。“许多父亲走过来告诉我,这部剧促使他们开始与儿子进行一些过去从未有过的对话。”Graham在项目发布影片中分享道。这次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父子之间公开谈论当今男性意义的空间是多么稀少”,并且两代之间“可能存在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的脱节”。这份来自现实的冲击,成为了“给儿子的信”项目的催化剂。

《混沌少年时》(剧照)

《给儿子的信》

“给儿子的信”计划由Stephen Graham与心理学讲师Orly Klein共同发起,旨在邀请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父亲,为他们的儿子写一封信。信件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人生建议、成长智慧、未能说出口的爱意,甚至是对自身遗憾的反思。目标是将这些真诚的文字汇编成书,预计于2026年10月由知名出版社Bloomsbury发行。

这个想法的另一位推手Orly Klein,其灵感源于个人经验。在她的儿子13岁时,她邀请了身边敬佩的男性友人们为儿子写信,分享他们对“成为一个好男人”的看法与人生智慧。“我们最终得到了一堆充满智慧的信件,”Klein说,“这些信将伴随他成长为一个男人。”透过共同朋友的介绍,Klein的想法与Graham的愿景一拍即合。

项目网站上写著这样一段呼吁:“我们希望听闻各年龄层男性的声音,包括首次为父者、继父、缺席的父亲、虽在身旁却未真正陪伴的父亲、经历丧失的父亲,以及那些仅欲表达爱意或公开讨论何谓男人的父亲。”他们强调,参与者无需是“伟大的作家”,只需“发自内心地诉说”。

“给儿子的信”计划的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所有信件均为无偿投稿,参与者可选择匿名。而为了支持相关的心理健康工作,Graham和Klein承诺,将为每一封获选刊登的信件向慈善机构MANUP及社会企业Dad La Soul捐款,这两个组织均致力于为面临心理健康困扰的年轻男性提供支持。出版商Bloomsbury亦会额外向MANUP捐款。

该计划的征稿时间为即日至2026年1月12日,父亲们可以透过专属网站(letterstooursons.co.uk)提交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