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聚创(2498)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助推盈利增长|彭伟新

撰文: 彭伟新
出版:更新:

速腾聚创(2498)主要专注于激光雷达(LiDAR)硬件及感知解决方案。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及非汽车行业(如物流和清洁)。集团拥有1849项专利,在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占有20%的份额,全球排名第二(7%),显示出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集团的业务亮点包括车载激光雷达,占总收入的80%,以及快速增长的机器人激光雷达,预计到2025年第一季将占比22.3%。集团积极拓展北美和欧洲市场,2024年预计收入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47%,毛利率提升至15%,并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实现盈利。这些增长得益于自研芯片技术和与多家汽车OEM的战略合作,已获得119个设计合约,涵盖多个国际品牌。

随著EM平台的量产及比亚迪的产能扩张,集团的营收有望显著提升,另外,受惠于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性需求,特别是来自智能割草机的强劲订单,亦有助推动集团的整体收入。长期来看,随著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及市场扩展,速腾聚创有望成为行业龙头。不过,整个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短期内因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转型影响,ADAS市场增长放缓,但长期预期随著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而改善。至于集团的竞争者包括禾赛科技及其他新兴激光雷达供应商,由于市场主要集中在价格及技术创新,集团透过自研芯片和优化产品组合,仍然能保持竞争优势。

速腾聚创的自研SoC芯片和激光雷达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自研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品性能。新一代激光雷达MX的推出,保持性能的同时价格已降至千元水平,显示出集团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灵活应对。此外,这些新产品已获得多家车企的量产订单,预示著市场对其产品的高度认可。随著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与应用,速腾聚创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市场调研显示,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渗透率预计将大幅提升,速腾聚创的产品在这一趋势中将受益。配合政府的监管政策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合法上路试点,为集团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速腾聚创(02498)于今年4月7日至9月9日期间的资金流状况。(图1)

随著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供应链的优化,速腾聚创的成本控制能力显著提升,毛利率从2023年开始转正,显示出集团在提升经营效率方面的努力。未来,随著新产品的量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集团的毛利将进一步改善,为股东带来稳定的回报。而集团在机器人市场的布局也显示出潜在的增长机会。随著自动化技术的普及,需求持续增长。集团通过强化激光雷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并横向拓展相关零部件,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几年内,机器人业务的增长预期将为集团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速腾聚创上个交易日以 40.42 港元收市,全日下跌 0.80 港元,跌幅为 1.94%。集团过去5年的平均Beta值为 --,系统性风险高于大市。52周最高位曾见 53.5 港元,而最低位则曾见 11.54港元,以现价 40.42 港元计,速腾聚创的股价较 50 天线高出 19.76%,另外,现价亦较 200 天线高出 19.03%,整体短期走势仍然强于中、长线走势,短期仍然会继续向好。速腾聚创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为11.44%,自今年4月7日至今年9月9日期间,股价录得46.14%的升幅,该期间共录得5.4 亿港元的资金流入,当中大户占其中的6.88 亿港元,而散户则占当中的-1.48 亿港元(见图1)。大户对散户资金流比率为 4.7 比 -1,同期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最高曾升上13.59%;而最低曾经跌至-16.58%,至于9月9日当日则已返回1.87%,资金动力正在逐步改善。

市场现时共有18位分析师对速腾聚创有进行调研,所给予的目标范围为28.58 港元至 56.26 港元,而平均值为 46.09 港元,较现价 40.42 港元有 13.24% 的上行空间。投资者可以等股价返回40港元水平买入,只要股价能继续企稳在20天线以上水平,预期股价可以逐步回升上市给予的目标价46.00港元水平。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