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滔积层板乘AI与新兴科技浪潮 市场份额与盈利双增长|彭伟新

撰文: 彭伟新
出版:更新:

建滔积层板 (1888) 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印刷电路板所需的层压材料,并拥有自家生产的上游材料如铜箔和玻璃纤维。该公司在市场上占有约17%的全球市场份额,并专注于刚性层压板的生产,涵盖汽车、家电、通讯和数据中心等多个行业。集团的亮点包括其与母公司建滔化工的协同效应,以及逐步进入Nvidia供应链的能力。短期内,集团预期2025年将开始销售低介电常数(low Dk)纤维及布料,促进收入增长;至于中至长期的利好因素包括在AI数据中心、机器人及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的增长急速下,对印刷电路板及覆铜面板的需求将会大幅上升,而且随著东南亚的生产能力的扩张及产品升级后,集团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建滔积层板过去一年的派息比率为 145%,而集团今个财年已派发 0.15 元的半年股息,若计入去年年底的末期股息0.20港元,相等于 2.78 厘的追踪年股息率,市场预期集团今年全年每股派 0.3 元,相等于 2.45 厘的预测股息率,较过去5年平均股息率6.43 厘为低。不过,集团季度盈利同比增长仍然有28.2%,利润率为7.86%,而过去12个月的营运毛利率则为12%,另外,过去12个月的资产回报率为5.14%,以及过去12个月的股本回报率为10.15%。整体股份的回报率仍然偏强。

在2022至2023年期间,行业遭遇显著的营收下降,但随著市场需求的回暖,尤其是新兴技术的推动,预计将实现强劲增长。因此,行业正在经历由下行周期转向上行周期,特别是在2024年后预期将迎来收益上升。市场相信集团2025年预测的核心净利润为20.65亿港元元,年增长53.1%,而每股盈利预期为0.71港元,同比上升65%。

建滔积层板上周五以 12.47 港元收市,全日上升 0.21 港元或 1.71%。集团过去5年的平均Beta值为 0.55,系统性风险低于大市。52周最高位曾见 14.27 港元,而最低位则曾见 5.62港元,以现价 12.47 港元计,建滔积层板的股价较 50 天线高出 11.65%,另外,现价亦较 200 天线高出 39.23%,反映出短期股价走势强劲,明显跑赢其中、长线走势,有助股价作进一步的向好。

以9月11日收市计,建滔积层板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为11.96%,自今年4月11日至今年9月12日期间,股价录得68.58%的升幅,该期间共录得6.8 亿港元的资金流入,当中大户占其中的5.95 亿港元,而散户则占当中的0.86 亿港元(见图1)。大户对散户资金流比率为 6.9 比 1,反映大户投资者对股价的走势有主导的地位。同期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最高曾升上21.03%;而最低曾经跌至-14.12%,至于9月12日当日已重返4.15%,反映出股价的上升动力开始转强,有助股价可以逐步向好。

建滔积层板股价于今年4月曾一度跌穿50天线后急跌至6.20港元后才能企稳回升。股价其后迈企由低位反弹,成功收复50天线外,更见到股价愈升愈高,形成了一浪高于一浪走势。市场预期的目标价为14.60港元,仍然较现价高出16%,股价近日由高位14.27港元回调至50天线水平见11.06港元后,便再度反弹,股价上周五已呈现两连阳,更升破20天线的阻力,预期股价可以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投资者可以在12.50港元水平买入,上望14.50港元,只要股价能企稳在50天线以上,暂时毋须沽出止蚀。

图1:建滔积层板(01888)于今年4月11日至9月12日期间的资金流状况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