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出招拆恒生“债弹” 继易帅后 外电指直接指示处理不良贷款

撰文: 顾慧宇
出版:更新:

本港银行业商业房地产贷款风险,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外电消息称,汇丰控股(0005)采取了不同寻常的举措,直接参与推动其香港子公司恒生银行(0011),减轻其不良房地产债务组合负担。
恒生最新报115.3元,跌2.45%,成交额为1.33亿元。

汇丰指示驻伦敦高层确保恒生出售程序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大约两个月前,汇丰指示其驻伦敦的全球首席企业信贷官,以及特别信贷部门负责人,以确保恒生银行启动相关组合的出售程序。而这项措施已初见成效,恒生银行拟出售一系列价值超过30亿美元(234亿港元)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此前,恒生银行的香港房地产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激增85%。

报道称,香港银行业正面临自19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压力。业界甚至有人讨论成立“坏帐银行”来接管不良贷款,惠誉评级估计约250亿美元。截至6月,恒生银行已对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产生减损250亿元。

恒生银行对消息不予置评

汇丰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所有银行都不断寻求优化其信贷组合,管理其风险,并在做出决策时仔细考虑对客户的影响。恒生银行则根据自身治理自行做出决策。”

恒生银行发言人表示,该行对上述消息不予置评,并补充该行根据国际法规和会计准则管理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包括及时和适当的贷款分类和拨备以及贷款回收和处置。

知情人士表示,恒生银行正考虑出售香港开发商房地产资产支持的两个投资组合,包括英皇国际(0163)和大鸿辉,而第三个投资组合由分布在中国内地的房地产支持。不过,所有这些交易都处于早期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

翻查恒生银行于7月底公布中期业绩,在受房地产⾏业持续⾯对信贷压⼒影响下,该行不良贷款率由去年底的6.12%,升至今年6月底的6.69%。

恒生于最新发布的中期报告内,更详细地披露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情况。至6月底,该行未计内地贷款的本地商业房地产贷款中,已信贷减值客户贷款较半年前增加52亿元或26%,达到250.12亿元。

“第2阶段”贷款至668.5亿元

被评为“第2阶段”风险提升的贷款,就由去年底的294.38亿元,大增逾倍至668.51亿元。

被评为“第2阶段”和“第3阶段”﹙涉250亿元﹚的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总额,合计达到918.6亿元,较2024年底的492.4亿元劲升87%。

根据银行风险分类标准,“第2阶段”指信贷风险显著增加的资产,需计提全周期预期损失;“第3阶段”则为已发生实质违约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