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真光教师以AI制教学APP 需时半年变5分钟 学生投入玩住学

撰文: 卢劲扬
出版:更新:

近年学界逐渐应用人工智能,例如帮助行政工作、生成题目、分析学生成绩等,但在教与学上的广泛应用仍然有待开发。香港真光中学资讯科技主任夏志雄老师月前起研究以人工智能生成教学程式,至今已有不少成果,其中之一是设有不同难度的打字游戏,让所有学生在第一堂电脑堂就能掌握打字及多个电脑科生字。

他直言,类似游戏在过去要至少半年才有成果,现在只需要数句提示由人工智能花费数分钟生成即可。换言之,现时教师只需要有想法将课堂内容变成游戏,就可以付诸实行,编程技术障碍已经不复存在。

夏志雄老师即场示范以人工智能生成小游戏,一个井字过三关游戏不消几分钟就出现。(廖雁雄摄)

即席示范生成游戏 更多空间提供个人化教材

访问当日,夏志雄老师即席示范以人工智能生成游戏。他先下载一张井字过三关的图片,然后将图片上载到人工智能,输入简单一句“Convert to an interactive game with score”(转换成一个可以计分的互动式游戏)的提示后,不消数分钟,一个井字过三关游戏随即出现,而且可以随便复制到其他网页使用。夏老师说,教学用游戏可以使用同样方式生成,配合提示指令更改相关教学内容即可。

夏老师制作的打字游戏参考经典打怪兽游戏,各个电脑科生字会不断向下跌,学生需要以键盘输入文字将跌下的文字消灭,获得分数。对键盘打字愈熟悉的学生可以选择更高难度,挑战以更快的速度消灭文字。他表示,该游戏主要供中一学生的首堂电脑课使用,制作原因是现时学生多使用语音输入及手写输入,不懂得以键盘打字,但他认为打字是很基本的技能,因此透过游戏吸引学生打字,顺道教授电脑科生字。他提到,学生玩游戏时不但投入,更是双眼发亮。

为了让学生练习打字,夏志雄老师以人工智能制作了图中的打字游戏。类似游戏在过去需要数个月至半年时间才能完成,但现在只需要数分钟就可以做到。(廖雁雄摄)

打字游戏的制作时间同样以分钟计,不但可以自订生字表,更设有三个难度,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成为个人化教材,课后亦可继续自学。游戏亦设有分数统计功能,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亦可以与同侪比较。夏老师笑言,会进一步研究加入即时连机功能,展示分数榜,让学生可以在堂上比并,大幅提升互动性。

生成游戏对创意需求高 可将旧教材电子化

夏老师直言,过去要制作一个类似的游戏程式是不可能的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事情变成可能。他比喻人工智能等同为每位教师配备一位程式开发员,使开发教学程式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即使教师完全不懂得编程,都可以将编程工序交由人工智能完成。

夏志雄老师又提到,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将过去的教材电子化及互动化。图中的多项选择题工作纸,就是从纸本工作纸电子化而成,同样只需数分钟就完成。(廖雁雄摄)

不过,他强调虽然技术门槛有所降低,变相教师的创意就更加重要,要更花心思设计课堂,找出适用于设计教学程式的内容,配合合适的教学法,以提升课堂效率。他又指由教师亲自制作教学程式更能贴合学生需求,毕竟“只有老师先至最了解佢个学生嘅问题”,成品与坊间现成的教学程式不同。

同样的方式可以用于将过去的教材电子化并加入互动元素。他举例,老师只需要为工作纸拍照并上载到人工智能,指示生成一个互动形式的工作纸即可,“以前做电子化好麻烦,系噩梦,而家3分钟就做完啦”。

“唔知道”成最大障碍 展示成果震撼同工

夏志雄老师坦言,教育界同工们普遍并不知道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制作教学用的程式。(廖雁雄摄)

被问到以人工智能制作教学程式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夏老师坦言是“唔知道”,“原来好多人真系唔知道,可以咁做”,而非技术上的困难。他指,自己早前曾向数间中学的教育界同工展示自己的成果,参与的同工们都对成果表示震撼,“原来可以咁样做”。

最后,夏老师亦指出并非所有课题都适合使用人工智能生成教学程式辅助教学,某些课题难免需要使用较平淡的手法教学,认为现阶段最好的做法是将两者混合使用。

香港真光中学夏志雄老师亦强调,并非所有课题都适合以人工智能生成程式辅助教学,现实上不乏题目需要以较平淡的手法教学。(廖雁雄摄)